第一卷 第44章 开战

    第一卷 第44章 开战 (第2/3页)

利避害无关,在智慧之余,必不可少的还有胆识及运气。

    另外,关键时候的取舍也极重要,而正确的取舍,往往凭借的不是对功利的判断,只重功利的人多得作茧自缚,倒是那些始终不忘赤子之心的人,他们甘心激流勇退,既达成了志向,还能明哲保身,受到世人的敬重。

    这是前生,瀛姝入宫之前祖父王斓对她的教诲,瀛姝也是经过了一番摸爬滚打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番教诲的几分内涵。可她年轻气盛,再兼又并没有达到可进可退的时境,因此并没有机会通过最终的实践和考验。

    瀛姝现在也没想过立即把这套教诲灌输给小彭,在她看来,小彭现在的确应该多读圣贤书。

    瀛姝所认为的圣贤书并不仅指儒家经典,大豫虽有儒士,可从来就不独尊儒术,不少名士其实更加追崇老庄的哲思,总之并没有亲亲尊尊那根弦的强势绊限,名士的行为风格颇显率直任涎、清俊通脱——当然,像瀛姝的二伯父王岱那样的假名士不算数。

    不管是哪家学说,瀛姝认为都有可取之处,总之这些圣贤书是不会教人趋炎附势、虚伪阴毒的,哪怕就连兵书,开篇也会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尽管在很多时候,迫不得已都会进入到“其次伐兵”“下兵攻城”的局势。

    学习为人处世,其实切忌的就是照搬他人的经验,因为可能遇到的并不是君子,而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老油条甚至阴险小人。

    小彭有如一张白纸,虽然已经被丢进了后廷这么一个大墨缸,但谁说白纸经了墨染就一定污秽不堪呢?先知污秽而后惜洁质,这样的人才真正难能可贵。

    “我觉得你阿娘并非不爱惜你。”瀛姝这话不是在安慰小彭:“令堂应该也很困惑,不知道她为何明明无错,却会为令尊厌恶,她溺爱你的兄长,是因她在家中,迫切的需要家人的认可,令尊不能给予她爱重,她只能争取儿子的爱重。

    可女儿家,终归是要出阁的,无论嫁得是远是近,过于牵挂娘家在令堂看来定会自苦,她狠下心来罚你,是要逼你断情。这虽是我的猜测,但并非完全没有依据。”

    小彭听呆了:“阿姐快说依据。”

    “我有个二伯母,她是真正的重男轻女,所以从小就教堂姐取悦祖父、祖母,怎样的趋炎附势,用自己的姻缘为兄长谋利,我那堂姐,其实也是锦衣玉食的长大,二伯母从未责罚过她,也是护短的,可我堂姐却从不像你似的无忧无虑,心里想说什么话,堂姐根本就不敢脱口而出。”

    “可阿娘为何不教我看圣贤书?连女书、女德都不让我读?”

    小彭才问出这话,又恍然大悟了:“我跟姝姐姐讲过,书卷在我家可太珍贵了,藏书室根本就不让女儿家进入,就连儿郎们,也不能擅自把书拿回居院去阅读,不是阿娘不让我看圣贤书,是阿娘也没有办法说服祖父和阿爹让我看书。”

    “至于女书、妇德吧,令堂当也读过,且言行规范无不依从书中规条,可结果呢,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