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温家郎君

    第347章 温家郎君 (第3/3页)

的女儿家。

    男人可以妻妾成群。

    女人也不必把一个男人当成所有。

    尤其是在宫廷,很漫长的岁月,其实女子只有女子相伴,如果把所有女子当成敌人,那就自然四面楚歌,前生时她是在幽居离宫时才悟到这个道理,可当她听说王淑妃真心实意佐助卢皇后时,才知道原来身在局中的人,也有局外人的通透。

    太子妃日日都会来昭阳殿,谢夫人因为明知中女史对太子妃友善,自然不曾为难太子妃,陈扇仙是看不透谢夫人的心思的,却知道乔嫔有何企图,别看乔嫔的愉音阁已经冷清多年,可乔嫔却还有本事在永福省安插耳目,这几日,乔嫔显得尤其快乐,这不,现在又提起了中女史。

    “妾前些时候,眼瞅着五郎竟像是刻意疏远了帝休,心里急得很,就怕他们两个闹了矛盾,五郎那性情,执拗起来也是寸步不让的,帝休再是如何明理,到底是女儿家,在家时是父母亲长的掌上明珠,哪怕是入了宫,连陛下待她都是和颜悦色的,受不得委屈。

    好在妾那日委婉劝导了五郎几句,他才终于又主动去寻了帝休,妾听说啊,昨日帝休去了五郎的府邸,是用了晚膳才回的宫,夫人那日不是也看见了帝休佩着的禁步么?垂绦上串着的是相思子,应是五郎相赠,他们两个小儿女间,看来是彼此交心了,就不知道陛下是否下了允婚的决断。”

    此时,太子妃正在一旁,看阅着谢夫人特意让宫人呈来的内务文书,陈扇仙的目光往太子妃那边晃了一晃,果然看见太子妃抬眼看向乔嫔,虽焦急的神色不明显,却已经不再关注手头的事务了。

    太子对中女史动情之事,看来没瞒住太子妃。

    也是很难瞒住的,太子既然已经恳求过陛下允同中女史入东宫为良娣,甚至还说服了虞皇后居中斡旋,虽然虞皇后不情不愿,刘庶人更是把中女史当成了郑莲子的绊脚石,正因如此,恐怕虞皇后背着太子,早早就提醒了太子妃务必提防中女史。

    太子妃不似虞皇后,这位的确具有母仪天下后宫之主的心胸,前生时,只是招架不住诸多各怀企图的妃嫔明枪暗箭的算计,到底还是得依赖王淑妃出谋划策,才没有彻底失去帝宠。

    陈扇仙不知道后来的事,她死于太子登基后的第四个年头,只知道虞氏、郑氏相继落败,有一个宫人出身的女御,诞下了司空北辰的庶长子,她那时还在想,淑妃盛宠,皇后在上,小小女御却能顺顺利利先于皇后、淑妃诞下皇子,建康宫的内廷在虞碧华和郑莲子死去后,真有了前所未有的,风平浪静的局面。

    那个女御,还真是顶幸运的人了。

    虽然事轨于今已经有了大改,可太子妃应当跟前生一样,是不会违逆太子的心意的吧?且中女史光风霁月,明知道陛下有意让太子妃主理后宫事务,还助着太子妃取悦谢夫人,太子妃自然也不会对中女史怀有敌意。

    只是中女史毕竟不是当年的王淑妃了,中女史现在佐助的人,应当已经变成了鬼宿君。

    陈扇仙又窥察谢夫人的神色。

    谢夫人在微笑:“陛下有何心思,我是猜度不透的,帝休入宫之前,五郎便已经跪求陛下允婚,就连这件事,阿乔不是也瞒了我许久?”

    “唉,妾也是事后才听说的,又听说虽然五郎开口相求了,陛下并没有恩准,未落实的事,妾也不敢声张。”

    “如今二、三两个皇子,还有四郎的婚事都没定呢,陛下应也顾及不到五郎,帝休虽然及笄,可入宫后,到底是不比待嫁闺阁的女儿了,不受及笄后便要议婚的限令,不过我寻思着,陛下将帝休是当作自家晚辈看待的,又明知道王侍郎和阿陆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帝休的终身大事啊,陛下自然会慎重决定,不仅不会让帝休受委屈,多半还会和王侍郎商量,考虑帝休高堂父母的意见,五郎是王侍郎和阿陆双双相中的人,阿乔你也不必为这桩事发愁。”

    陈扇仙似乎听到了太子妃轻轻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