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博爱”的二皇子

    第349章 “博爱”的二皇子 (第2/3页)

乐观了,只有司空北辰知道,疏声阁事件虽然不至于让皇帝决意废储,可因为自己应对失误,导致皇帝心生猜忌,如何取得手足的心悦诚服,这根本就是一个根本无法给出正解的大难题,皇位于他,拉开了距离。

    可不管如何,答应建交都是必行之策,前生时北汉可从没动过和大豫建交的念头,建交未必不会改变事轨,因此他只要不主开战,不主皇帝亲征,在白川君看来,就是心系君国的。

    他这回,是和贺朝夕这个重生的女人对赌。

    贺朝夕无法阻止两国建交,但应当会促成皇帝亲征,她为了助司空月乌得位,必先谏言司空月乌力主建交,否则贺执怎么会突然答应让出蜀州兵权,仅是镇守益州?齐央去了蜀州,可一旦开战,也将受到贺执在后的牵制,贺朝夕必定认为一年之后,他这个太子因为中宫失位、四面受敌,等如虚置,更甚至在促成皇帝亲征下,就对他施计陷害。

    贺朝夕一心把君国置于殃难,白川君岂会袖手旁观?只需要等白川君出手,司空月乌必然一败涂地。

    司空北辰万万想不到,他的对手,现在根本没有关注北汉建交这么件事。

    此时,贺朝夕正安抚着她的祖父——虽然皇帝尚未召见姜漠,现在还没人知道北汉一方提出建交的具体条件,可当二皇子在太子设宴时,跟姜漠一番接触后,笃定北汉是真心诚意要和大豫交建了,二皇子如此认定,却让贺遨连连跌足——巴蜀是防御北汉的关键防线,如果北汉没有建交的诚意,也许镇守蜀州还存在一定风险,毕竟战事一起,胜负难料,打了败仗就又得和政敌们一场御前官司,然而两国眼看就要建交,甚至可能在巴蜀再设榷场商市,丢掉蜀州兵权岂不可惜?

    “祖父的眼光也该放长远些了。”贺朝夕的“安抚”也是另走蹊迳:“和益州兵权比起来,蜀州其实微不足道,齐司马镇蜀州,反而的确能成为益州的屏障,现在北汉既然有意与我朝建交,蜀州其实就成了鸡肋,陛下如果真要重用齐司马,早晚还是得把他调回京畿,如果不打算重用齐司马,祖父就更没必要在意一地兵权的得失了。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将太子彻底置于死地,陛下逼着只咱们交让蜀州兵权,其实只是一着试探的棋路,这对于殿下而言其实件大好事。”

    贺朝夕根本不知道前生时有没发生过汉豫建交的事情,虽然知道皇帝陛下是因亲征巴蜀中伏负伤,回銮途中驾崩,但这件事于她而言根本无关紧要,她现在只想着怎么先让司空北辰一败涂地。

    “那究竟有什么办法,把太子置之死地呢?”贺遨问。

    贺朝夕已经思谋了许久,现在大有把握:“儿上回阻止殿下急于揭发太子的罪状,祖父和殿下大惑不解,可事态的发展,确然是太子自食其咎,现在皇后已经形同被废了,陛下虽然没有再追究太子的罪行,无非是因为刘氏出首承担了罪责,皇后为保太子,也只能认罪。

    可陛下不是允许了祖父调查毒医一事么?就应该在这件事体上作文章,那些毒医,为了蝇头小利祸害百姓也的确罪不可恕,祖父大力清剿毒医,赢得民心向服,也能让殿下的威誉大大提升,太子一旦感觉到了威胁,必然又会生计陷害殿下,到那时,谁也无法再包庇太子的罪行了。”

    “可这……是不是太消极?”

    “儿也考虑过了,陛下这回对太子的姑息,还可能是因为太子身后现有卢、崔等族支持,要把太子置于死地,就得先想法子瓦解他身后的党营。范阳卢必然是和太子共休戚的,可如果没有了崔氏一族,太子也等如痛失一臂。”

    “河东崔与范阳卢世代姻亲,这如何才能动摇瓦解?”

    “我们家与河东崔素来没有来往,便是有意联姻,河东崔氏也必会拒绝,可河东崔氏却不至于疏远江东陆氏,毕竟延陵公现为大中正,若是两姓结为姻好,就连范阳卢,怕也会认为于太子有利而乐见。

    只不过延陵公一支嫡出的孙女,要么已经婚配,要么年纪还小,若是旁支的,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