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做事情不要把喜怒的情绪挂在脸上

    8.做事情不要把喜怒的情绪挂在脸上 (第2/2页)

英雄的话题,之所以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意在试探,刘备原本心中有鬼,以为被曹操看破,所以吓了一跳,才将手中的筷子失落在地,偏偏此时又打了个炸雷,刘备才得以“闻雷而畏”为借口,既表示自己不是当英雄的材料,又将自己惶恐的心情掩饰过去了。由于这一次的示弱,消除了曹操的疑心,才有了他后来的发展。

    喜怒不形于色是指无论祸福险夷的来临,还是横逆生死之际;无论处在功名富贵之中,还是处在山林贫贱之际,他们的心中总有一个自己的主宰存在,不被外物与环境所潜移默化。

    宋代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吏》记载:向敏中,天禧(真宗年号)初,任吏部尚书,为应天院奉安太祖圣容礼仪使,又晋升为左仆射,兼任门下侍郎。有一天,与翰林学士李宗谔相对入朝。真宗说:“自从我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的。

    现在任命向敏中为右仆射。”这是非常高的官位,很多人都向他表示祝贺。徐贺说:“今天听说您晋升为右仆射,士大夫们都欢慰相庆。”向敏中仅唯唯诺诺地应付。又有人说:“自从皇上即位,从来没有封过这么高的官,不是勋德隆重,功劳特殊,怎么能这样呢?”向敏中还是唯唯诺诺地应付。又有人历数前代为仆射的人,都是德高望重。向敏中依然是唯唯诺诺,也没有说一句话。退出后,有人问厨房里的总管,今天有亲戚宾客的宴席吗?回答也没有一人。

    第二天上朝,皇上说:“向敏中是有大能耐的官职人员。”向敏中对待这样重大的任命无所动心,大小的得失,都接受。这就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人们三次致意恭贺,他是三次谦虚应付,不发一言。可见他自持的重量,超人的镇静。正如《易经》中所说:“正固足以干事”。所以他居高官重任三十年,人们没有一句怨言。他能以这样从政处世的方法,对于进退荣辱,都能心情平静地虚心接受。所以他理政应事,待人接物,也就能顺从天理,顺从人情,顺从国法,没有一处不适当的。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喜怒不形于色是你做人做事应具备的手段,这样,你才不会遭受别人的嫉妒与算计,才会通通畅畅做人,顺顺利利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