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人要明白百忍成金的道理

    1.做人要明白百忍成金的道理 (第2/2页)

,监院师和香灯师召集大家宣布说,昨天晚上大雄宝殿的功德箱被盗。这个功德箱是庙里的主要经济收入,从来没有发生过被盗的事。过去夜里没有人守,也没有发生这种事。所以,当时大家自然怀疑到广钦和尚,认为你在殿里打坐,即使你没有偷,别人偷,你应该知道吧,也有责任。大家对他的看法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认为此人号称坐山洞15年,结果还干出这等事,就很鄙视他,认为太不应该了,全庙的人包括处来的居士都对他另眼相看。他本人却并没有申明一句:“我没有偷,也没有看到别人偷”。好像这件事与他无关一样。别人骂他、指责他,他也不回答,若无其事一样。这样过了一个星期,监院师又集合大家宣布:“没有功德箱被盗这回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考验一下广钦师住山洞15年,到底有没有功夫。

    现在证明他真有功夫!”

    用宽宏大量来对待人,再难处的人都可以相处。这也是培植自己的品德。有句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当宰相,官虽然大,权虽然重,但是也要受得住百官气。因为人家官虽然小,但有很多事情也可以给你制造麻烦,所以各种各样的气都要受。没有容人之量,就不可能有大的福报。儒家很重视忍,认为忍是处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相传中有“张公百忍”,张公有一个大家庭,相处很和睦,皇帝问他用了什么好办法,他就写了一百个“忍”字。家庭也好,社会也好,人际关系要和谐,就只有靠一个“忍”字,能互相忍让,关系就和谐了。国际关系也是如此,主持一个国家的人,能够克制、忍让,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避免战争的爆发。

    忍耐并非贪生怕死,退后并非畏惧,而是不使冲突发生,也是在寻找更好的时机。如勾践为吴王打扫马房,不是苟且偷生、贪生怕死的行为,而是为了等待机会雪耻复国;韩信受胯下之辱,不是怕死、懦弱,而是为了将来能创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百忍成金,学会忍耐就会“成金”,终会有发光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