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驾驭各种场景的语言艺术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完美驾驭各种场景的语言艺术 (第1/3页)

    场合的陪衬作用使人们以有限的言辞表达无限丰富的内容,完成言语交际。但不同的场合对语言的运用有着不同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分析场合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利用场合,借用特定时间、空间的情景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将会提高语言艺术,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

    ●比兴法

    比兴本是诗歌创作技巧,这里指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由眼前之事入手,逐步引起所要谈的内容。有些场合不便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中心话题,需要迂回时,就可采用比兴法,先谈谈在具体的时间地点中所见到或听到的,待气氛融洽后再转入正题。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结合场合中的具体形象表述,因地设喻。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赴美参加音乐节,在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欢迎宴会上,面对宴会上主人安置的烛光,即景生情地说:“今天老朋友会面,心里格外高兴。眼前餐桌上的烛光是那样的安祥,它象征着我们两国音乐家之间融洽的友谊。而且,火热的烛光,它又表达了我们宾主之间温暖的心。”这便是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

    这里所说的比兴,实际上是比喻、对比、类比等修辞技巧的总称。比兴手法运用在文艺创作中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样,比兴手法运用在我们的语言表达中,也可以增加语言的艺术魅力,提高语言的交际效果。比和兴两种手法又常常融合运用,即托物发端又以物表意。

    《战国策》中有这样一个事例:

    庄辛曾劝告楚襄王,不要淫逸奢靡,襄王不听。秦国攻占楚国大片国土后,楚王有所醒悟,召庄辛问计。庄辛说 :“国王您见过蜻蜓吗?六只足,四只翅,高高地飞在天上。它飞下来捕食虫子,自以为很安全,可是却被小孩子捉住而丧了命,最后成为蚂蚁的食物。”庄辛以蜻蜓兴,又以蜻蜓、小孩子、蚂蚁作比,说明丧失警惕性的危险,使楚王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我们在以说服、教育、启发、引导为目的的工作中,要合理使用这一技巧,切忌生搬硬套、乱为比兴。

    ●定音控制法

    无论我们出现在任何场合,第一句话就应体现出自己的语言特色,以控制交际氛围,迅速“俘虏”听者的听觉、思维乃至心弦,如同乐曲演奏时的调弦定音。

    《三国演义》开篇就是警醒之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语道出,就是战争动乱的开始。电影《元帅与士兵》中,集训队员得知元帅要训话,可元帅却要改变这种严肃紧张的气氛。于是他缓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