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小朱四:我要退学!万历:摆烂怎么了?!(8.4K字二合一)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53章 小朱四:我要退学!万历:摆烂怎么了?!(8.4K字二合一) (第1/3页)

    仙师一问语落。

    众人都是下意识皱起了思索的眉头,阿标深吸一口气,率先开了口。

    “商之亡,应亡于六罪之首。”

    “殷受继位之后,改革步伐太快,且过于一意孤行,丝毫不顾权贵阶级的反应,任用卑微之人乃至于奴隶,不用兄弟,不用贵族旧臣,以致天下诸侯皆反。”

    阿标的声音刚落定,武宗朱厚照就接着第二个说话了。

    虽然这小子平日里看起来有些嬉闹不着调,但实际上却是老朱家对史学最有研究的一个。

    这一点,从先前他能够一眼认出各朝服饰,便是可以得到印证。

    “再就是,帝辛以极为霸道的方式压制商朝后期逐渐膨胀起来的神权。”

    “在商朝时,神权已然深入民心,帝辛明着压制神权,这就是丧失民心,西周承天命而起,加上作为旧贵族的代表,代天灭商,然后将神权与王权合一,是为天子。”

    一番话出口,众人都听的有些惊讶。

    从神权和王权的这个观点来看待商朝覆亡,着实有些新意。

    就连季伯鹰也是下意识看了眼武宗朱厚照,略显诧异。

    他还真没想到,武宗朱厚照竟然能看到这一层,不简单。

    的确也正如朱厚照所言,帝辛所处的商末之年,神权已经开始逐渐压制王权,甚至于废黜商王。

    如果任由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最终让九州大地提前进入到与欧洲中世纪那般,让神权完全凌驾于王权之上,进而统御万民的黑暗境地。

    而周承天之命灭商,这一波就做的极其之巧妙。

    西周姬氏的做法,是直接将周氏王族定为天家子弟,周氏的祖就是天,这也就等于是把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

    从西周以后,九州大地便是彻底杜绝了神权对王权的干扰。

    而这也是为什么,自周开始的祭祀,都是以祭天地为主,先祭天,再祭地,最后祭祖。

    “精锐之师不在王廷,以不成建制的奴隶而战,自当溃败。”

    老朱棣则是将目光落在商朝的兵力上,在他看来,商亡在于精锐之师都被派去攻打东夷了,典型的被偷家。

    “你们都在说什么东西?!”

    “一个个都听不见兄长方才问题,兄长问的不是商为什么而亡,而是商亡与小冰河期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若是再敢胡言乱答,咱非捶不可。”

    老朱话音落,众人都是瞬间闭嘴。

    不说不错,说错挨锤。

    季伯鹰瞥了眼老朱,心想你激动个啥,我都还没说话,再说了,从一个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也没有坏处。

    “算了,直接看吧。”

    季伯鹰扫了眼众天子储君。

    话音落的刹那,周遭画面骤然变化。

    进而映入众人眼中的,是贫瘠的土地,是干涸的大川,是颗粒无收的作物,是饿殍遍野的惨状,是数之不尽的流民。

    “商亡于贵族之乱,更亡于民心之变。”

    “而乱民心者,便是这天地之灾。”

    季伯鹰的声音,同时在众人耳畔响起。

    在古代这种封建迷信的时代,但凡是个天灾地祸,哪怕是天空划过一道彗星,最终都会把锅盖到当权者的头上。

    与民稍一鼓动,便可群起而攻之。

    毕竟对于底层小民而言,连一口果腹的野菜都没得吃了,而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伱,只要把最上面坐着的那个人干掉,只要把一个王朝推翻,就有饭吃了,而且有肉吃。

    如果这事摊你身上,你干不干?

    反正未来再差都不可能比现在更差了,不干白不干。

    “如此景象,不仅是商末。”

    周遭的景象,持续性变幻,不再是商朝之景,入汉、进唐。

    “汉之末年,唐之末年,皆是如此。”

    “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五代时期,这些天下大分裂的时代,都是处于一个小冰河期的巅峰时段,这并不是凑巧。”

    “整个天下纷乱不堪,人口锐减,瘟疫横行。”

    “而在四个小冰河期之中。”

    “尤为大明遇上的这一期,持续时间最久。”

    “整个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国祚,重大天灾共计1101次,且到了明末崇祯之年,最甚严重。”

    话音落。

    幻境破碎,周遭回到了主堂之景。

    而每一个大明天子储君,听到这个天灾的次数,眉头都是紧蹙了起来。

    一千一百零一次。

    这样算一算,平均下来,每年都有五次重大天灾。

    而根据递减的规则,在最后的十几年里,天灾将会变得极其频繁,极其严重。

    “兄长,咱想问个问题。”

    “崇祯年间,天灾地祸严重到了何等地步?”

    老朱眉头紧皱着。

    先前在看过崇祯亡国之后,老朱一直将亡国这件事归结在崇祯身上。

    而现在看来,这口亡国大锅,崇祯固然要背一大半,但不应该全背,这小冰河期也得背一部分。

    看了眼老朱,季伯鹰开口道。

    “崇祯在位十七年,其中有十五年,天下大旱。”

    “赤野千里,颗粒无收,流民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更有大疫横行,病死无数。”

    “有一组数字,你们可以稍微了解。”

    “崇祯元年,朝廷在册人口共计五千余万,而清军入关之后,在册人口仅剩一千四百余万。”

    咯噔。

    听到两个数字,众人心中都是猛的一震。

    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人口竟是锐减近四千万!

    尽管,很多流民可能并没有统计进去,可一旦把流民统计进去,这个数字恐怕将变得更加恐怖。

    大旱十数年,这粮食产量能掉到什么地步,流民数量又得恐怖到一个什么程度,百姓没有饭吃,甚至连树皮都没得吃,岂能不乱,岂能不反。

    阿标紧皱着眉头,加了一句。

    “久旱必蝗。”

    提起蝗灾,更是让人头皮发麻。

    蝗虫所过之地,就算麦秸秆都能给啃个干净。

    “仙师,学生有一事不解,小冰河期导致全世界变冷,那为何又会大旱?”

    宣德帝突然想到这一点,皱着眉开口问道。

    其他人听完愣了愣,把这个问题一想,的确如此,他们其实不理解世界变冷和干旱有什么必然联系,在他们看来,这应该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才对。

    季伯鹰扫了眼众人,其中具体的气候变化,说了这帮人也听不懂,不如简单一些。

    随即拿起斗笔,在这面板宣纸上写下了一行简单的字。

    「变冷→水汽减少→降雨减少→草木减少→降雨再减→大旱→蝗灾→流民→起义→亡国」

    收笔,喝茶。

    至于这帮人究竟能不能看懂,季伯鹰就懒得管了。

    “接下来,我们先入一段幻境,然后再去一个地方。”

    话音落。

    当众人目光还落在宣纸上的这一行字,思考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时,周遭景致变幻。

    如鹅毛般的大雪,纷扬而落。

    “这是十月的广东。”

    接着,场景又是一换,众人出现在一条冰河之上,极目望去,万丈冰封,还有被冻固在河面上的运船。

    “这是冰封后的南北运河。”

    再刹那,众人脚底下又换成了一片皲裂的贫瘠土地,映入眼中的都是稻子,可却无一株谷穗。

    “这是曾经丰沃的荆襄之地。”

    幻境之变,如片花快剪一般,映入每一个人的眼中。

    “这些,都是明末之景。”

    从开始到结束,前后也就盏茶时间。

    当周遭如碎花幻灭,一切重新回到主堂之后,这帮天子储君的脸色都是凝重到了极点。

    他们想过小冰河时期带来的灾难很严重,但是没想到严重到这等地步。

    “再去一个地方。”

    不等众人做好心理准备,当话音落下的时候。

    整个主堂之内,除却怜香和惜玉之外,所有人都是于原地消失。

    ……………………………

    崇祯时空。

    天,是灰色的,似是蒙上了一层脏兮兮的滤镜,怎么都看不真切。

    京郊一座荒落的村庄,蚊虫苍蝇飞满了天,空气中弥漫着腐臭。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整个庄子只有七八个垂死,或者说已经死了的老人,因为身上的蝇虫额外多。

    这些人因为年纪太大了,留恋家乡,与其做个流民死在逃荒的半路上,不如饿死在家中庄里,这辈子也算是有个归宿。

    再就是三五个羸弱不堪的小孩,父母不忍心将其易子而食,只能扔在这破落村庄,与庄里的老人一同自生自灭。

    轰…!

    雷声余隆,金色的闪电划过天际,狂风刮过这一座村庄。

    然而这些人,并不怎么在意。

    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他们已经在等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