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以大唐之力,升大明国祚!速通大唐!(求月票!)

    第304章 以大唐之力,升大明国祚!速通大唐!(求月票!) (第2/3页)

三个月。

    “咱给兄长拜个晚年了。”

    从老朱脸上的神色看的出来,他这一年多时间,过的很是滋润。

    老话说得好,家中一老,如有一宝。

    再加上太子朱标基本上接过了皇权,洪武大明的朝政都是朱标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打理着,海外更是有着小朱四全权负责。

    当下之洪武大明,九州升平、海晏河清,国力蒸蒸日上。

    老朱都胖了。

    “哎呀。”

    老朱一屁股坐在茶案旁的老位置,突然叹了口气。

    “咱昨天看了标儿呈上来的奏章,其上数目,实在是太惊人了。”

    “从应天铺一条通往凤阳的铁轨,竟然就要耗费四千万斤钢铁,想起洪武十六年,咱大明一整年产的钢铁也才两万万斤,而这一条铁轨,竟是就占了咱过去小一半的用量。”

    “好在从去年初开始,就已经在全国建起了钢铁厂,去年的钢铁产量,已经比之前翻了十倍之多,当下咱洪武大明已经能够做到年产二十万万斤。”

    闻言。

    季伯鹰心中将这个单位稍微换算了一下。

    从应天到老朱的老家凤阳,直线距离大概在150公里左右,既然是铺铁轨,中间必然有着弯绕,就以实际铺设200公里来计算。

    四千万斤,换算下来就是两万吨,再平均一下,一公里铁轨铺设用达100吨的钢铁耗材,倒也差不多。

    “这个数字往后,只会多不少。”

    季伯鹰看了眼老朱老朱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这个事。

    毕竟。

    在大明的未来规划中这铁轨是要铺到西伯利亚去的,从大明本土到西伯利亚,动辄可就是上万里,需要耗费的钢铁,对于现在的老朱来讲,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你之后要提醒阿标,工业化进程开始,城市化也要同步跟上。”

    “课,不能白上。”

    既然城里已经有了诸多工厂,那就必然需要大量的工人,在现行的军制之下,军人有军人的职责,绝不允许把军人变成免费劳动力。

    有海量的岗位缺口,那就需要把大量的生产资料从农民过渡到工人,同步城市化自然也要跟进,城内的配套设施也要跟上。

    毕竟农民变成了工人,他们的老婆孩子也会跟着进城。

    之前上课所讲的启蒙学堂,房地产政策等等,一个也不能落下。

    “这个兄长放心,标儿这孩子行事最为细致,兄长昔年在课上所言之策,标儿都一一落实了下去,而且还有咱盯着,绝对办的妥当。”

    “嗯。”

    季伯鹰微微颔首。

    “来的早与晚,不如来得巧。”

    “既然你今天来了,那便随我一同走一趟大唐。”

    闻言,老朱脸色顿时一喜。

    自从上一堂课结束之后,他已经有着一年多的时间没有穿越了,心头早就是痒痒了。

    而就在仙师话音落定的刹那。

    唰。

    风动之余。

    在这雅间之内,大唐李二、李治、武曌、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这唐家堡之中,皆是全数到齐。

    这帮来人,片刻发愣之后。

    李二眼神骤然惊喜,他没想到就是回去喝口水的工夫,竟然又回来了。

    这一次针对时空的时间推进,只是推进了大明十六时空,并没有对其他非明时空操作,故而对于唐家堡众人而言,只是过了盏茶时间。

    除却李二之外,其他唐家堡众人亦是发觉惊异,但是都未作声,毕竟老祖宗就在这里站着,要问也轮不到他们开口。

    “仙师,此番传召是?”

    李二显然是有点激动。

    因为他发现仙师并没有传召赵大,只是单独传召了自己和自己的大唐儿孙,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和仙师的关系更近一步了?!

    仙师要给我大唐开小灶?!

    “你想不想知道你的大唐如何覆亡?”

    仙师一语问出。

    咯噔。

    李二表情瞬间严肃。

    不仅是他,李治小野鸡,武曌、李隆基等人,一个个也都是瞳孔一缩。

    深吸一口气。

    李二退半步,朝仙师恭敬施礼,其身后唐家堡一众,亦是纷纷跟着老祖宗鞠躬施礼。

    “嗯。”

    季伯鹰淡淡颔首。

    “这一次,我将带你们从李诵之后开始,一直到唐末之景。”

    当然。

    话虽然说是这样说。

    但实际上对于季伯鹰而言,他只对唐宪宗李纯和唐宣宗李忱所处的时代有着期待值,毕竟只有这两个时空的国祚发生增长,才对自身的国祚任务有提升效果,其他的都是顺便过个路罢了。

    “做好准备。”

    仙师一语出。

    李二似是想到了什么。

    微微低头,眼眸瞥向身后的二郎们,提醒道。

    “可都带好了?!”

    话音落。

    李治小野鸡等人都是纷纷点头。

    “太宗爷放心,我等都随身带着。”

    一个个都是从腰间拔出了小金瓜锤子。

    人在江湖飘,岂能不带刀?

    若无刀,带个锤子也行!

    “老李,你这就过分了。”

    “怎么可以对自家后世儿郎这般残忍?”

    老朱笑呵呵的起身,与仙师并肩站着。

    “来,咱把这个借给你。”

    说着。

    也不知道老朱从哪里变出来的,将他的专属狼牙棒递给了李二。

    季伯鹰瞥了眼老朱,没有多说什么。

    思绪之间,将唐顺宗李诵之后的唐宪宗李纯的光辉事迹大致上过了一遍。

    唐宪宗李纯。

    这位在大唐史书上,第一位明确记载为宦官所弑杀的大唐天子。

    (唐顺宗李诵禅位太上皇之后,数月后莫名暴毙,虽猜测为宦官暗中所为,但并没有实质证据,官方对外也宣称为暴病而亡)

    纵观唐宪宗李纯之一生,少时胸怀大志、心有千壑,遍览群书,常以太宗贞观为追求,实乃是一代英主的好苗子。

    待到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对内虚心纳谏,以‘为君推诚,为臣尽忠’为准则,以提升宰相地位的手段压制宦官,让大唐天子皇权得以重振。

    对外更是一改往日朝廷对藩镇的姑息之策,在诸道节度使还想搞内部传承那一套之时,以雷霆手段,果断发兵平定公开违抗朝廷旨意的节度使,此举令各地藩镇震恐,无不归诚,拜服天子之威,祸乱大唐的藩镇一度得到安宁。

    史称:元和中兴。

    而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李纯就开始变了,尤其是元和的后几年,变得一味的求仙问道,一心只顾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基本上整个人已经是到了神经不正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