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欲擒故纵

    第四章 欲擒故纵 (第2/3页)

印刷车间才开始将当天的报纸送往出货车间,验数等待邮局取货。

    以前的“江山”正是舍去这段睡觉的时间,帮着余文文完成了工作。

    70年代末的浦江市,道路两旁大多是低矮的老旧建筑,时而也能看见一些颇有时代特色的西洋小楼。

    浦江译制片厂,就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栋。

    “早,大爷。”江山笑着和传达室的大爷招呼了一声。

    “成了!”大爷显然还记得昨天这位年轻人,没想到还真被录取了:“好好干。”

    “好勒!”

    之后,从早上8点进厂,一直忙到中午快12点,江山才得着空直会腰。

    没想到译制电影竟会是如此繁琐的工作,看来还是自己想简单了。

    之前,一部影片分配到组里,会经过多级翻译、对词排练等各种环节。

    没几个月是完不成一部影片的译制工作。

    而《追捕》和《望乡》两部影片却只给了不到一个月的译制周期。

    因为它们必须赶在下个月“华曰友好桥梁影片展》排片上映。

    不但时间紧,之前上译厂的两名曰语翻译还被拆分成了两组。

    大家挤在一个房间“流水作业”,这边刚翻译出本,那边立刻送到配音演员的手里录音。

    录音棚里还要留一个翻译,以便配音导演不满意台词时临时沟通改词。

    江山目前的工作就是这个位置。

    他原以为每一集改不了几句,但也许是翻译太赶的原因。

    一个上午《追捕》的配音导演杨白竟连喊了二十几次暂停。

    一脸怒气。

    吕组长曾对江山交代过,他们建厂以来还没有译制过正规的曰语片。

    希望他们这两个翻译小组边译边积累经验。

    “字数不够,”杨导抓着翻译剧本冲着江山喊:“口型员标的是七个字,你这才三个。”

    江山接过杨导手中的剧本,马上对词,原来是一句打招呼的话:“您好!”

    一直守在一旁追剧情的江山,立刻动手改:“矢村先生,您好!”

    “杨导,”他迅速递回剧本:“看看改的行不行。”

    杨导接过去看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就立刻对着录音棚喊话:

    “第六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