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和电影频道掰手腕的人物
第五十四章 和电影频道掰手腕的人物 (第3/3页)
还真是惊喜连连,接过胡啸递来的电视机票,江山看得非常认真。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电影票。
随便客气了几句后,二位客人都不准备多待,于是江山送他们走出了家门。
到这会,胡啸才开始注意这座小院,没想到浦江还能有这样款式的宅院。
此时,江山才有机会介绍自己的两位贵人。
“李叔,这位就是我和你常提的译制片厂长胡厂长,”
江山说的无比正式:“胡厂长,这位就是文艺出版社首席翻译家李若诚。”
胡啸听得一惊:“前辈啊!”
李若诚多少也猜到一些:“相互学习、相互学习。”这“首席”两字听得真带劲。
“江山不提,我倒忘了件事,”
一听到翻译两字,胡啸才想起另一件事,看着李若诚道:“今天正巧遇上您了,一块帮我琢磨琢磨?”
李若诚笑而不语。
关于翻译,他一向追求的是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做到文俊意浓!
其实,翻译原著和影片译制还是有区别的。
一个注重书面表达,一个注重言词语境。
看似都是翻译,其实就是两码事。
但,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把简单的事想复杂了。
就好像李若诚当初在杆校一样。
带队的把厚厚一本原著拆成5、6份,让他们各自翻译,然后合成一本。
要求就一个,快、快、快。
看见李若诚几人没立刻进行翻译,而是聚在一起开会时,很是不高兴。
李若诚只好耐心解释,因为是分译,就必须先统一人名、地名……的译文。
小队长一听就觉得这帮老九脑子忒笨。
扯着嗓子就辅导他们:“这有什么可商量的,书上面说婶子,你们就翻成婶子,书上面说二道沟子,你们就翻成二道沟子,都按我说的做,快点,领导都等着看呢!”
结果,在小队长的领导下,那个时期翻译的书籍,没一个人肯留下自己的名字。
后世仔细留意,就会发现某些年代翻译的小说,译者那一栏只留下了“杆校第2翻译组”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