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技巧、知识、情绪

    第二十九章 技巧、知识、情绪 (第2/3页)

    青年得意,自然少不了觥筹交错。

    林涛不抽烟,但是很爱喝黄酒,虽说被老师呵斥了很多次,也没能完全把这个爱好给戒掉。

    “狗屁的五百年一遇的美术大材。”曹老摇摇头,“我不过是比同龄人更努力,运气更好,活的更久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私下里的缘故,顾为经觉得,曹轩大师表现的很率真,很真实。

    完全没有大师的架子,到像是一个单纯的看到自己晚辈不争气而痛心疾首的长者。

    让他心中很是亲切。

    “顾小子,你是个好苗子。可要想在艺术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光是好苗子是不够的,酒、色、财、气最好一个都别沾。艺术这条道路很复杂也很简单。你要活的够久,把比伱强的老家伙都熬进黄土里了,你就是大师。”

    曹老停下画笔,看着顾为经,语气非常的认真:“自律,这是我给你上的第一课,也是我觉得比画画本身更重要的一课。”

    “受教。”顾为经认真的点头。

    自律,就是老式的东方艺术家有别于西方画家很显著的特点。

    顾为经听说,东夏的书法大家,雍正皇帝的九世孙启功老先生,就非常注重养生。

    哪怕在晚年的时候,依然能够笔走如龙,挥毫既就,就算抬着胳膊写一幅三百言的书法,也能手不抖,脸不红,气不喘。

    东夏传统书画不分家,顾为经观察,曹轩老先生也是如此。

    他拿笔的手极其稳,极其有力。

    老先生的手臂干瘦的就和柴火棍一样。然而,画笔、手腕已经与胳膊上的肌肉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握笔三角,在画画是时候稳的可怕。

    只有日积月累的训练和对身体的绝对自律的保养,才能在这么大的年纪保持住身体的状态。

    这种文人的自律是东夏艺术家们传统,也是古代华夏文化中君子养“德”中关于德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比之下,他的爷爷顾童祥就没有这份造诣,虽然顾童祥的年纪和林涛这差不多。

    他好几年前就听爷爷感叹过,自己握笔已经不稳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仰光是个人脉社会,人情社会。

    尤其是在动乱年代,想要在仰光河边的书画铺中独在小楼成一统,安安静静的做自己的书画小生意是很难的。

    各种迎来送往,酒场作戏,不是你不想去就可以不参加的。

    尼古丁和酒精不仅会致癌,而且也会损害大脑,街上很多常年酗酒的街坊都有手抖这类的小毛病。

    对艺术家来说,这就是大问题。

    顾老爷子五十岁往后,手就越来越不稳。

    不过,画家在这一点上还算不错了。

    你看那些整天咳药,吸粉,滥交的部分欧美玩地下音乐的歌手们,尤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