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败家】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0026【败家】 (第1/3页)

    韩桢看向朱正则:“刚才我问的话,记住了么?”

    朱正则嚼着炊饼,照例愣了几秒,这才点头。

    “今日你便在大厅值差,若有村民带来逃户,按我方才的法子处理,村中荒田信息我等会拿给你。赏钱和米粮,寻我家嫂嫂就行。”

    韩桢说着,将刚才自己写的信息递过去,吩咐道:“吃完将这张户籍信息重新抄录一份。”

    这项工作很简单,而且朱正则木讷的性子,正好也适合干这份枯燥的差事。

    至于韩桢,当然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赚钱!

    光靠小王村的几百亩田地收税,根本支撑不起一支正规军队。

    更何况韩桢还得靠免税来收拢人心,所以起码在一年之内,别想打田税的主意。

    唯有发展产业,利用经商来赚钱了。

    吃完早饭,马三狗提着朴刀,领着其他四人出去巡逻了。

    昨夜韩桢已经告知了他们的工作内容,巡视村庄,维护治安,抓捕罪犯。

    当然,这会儿罪犯是没有的,村民都忙着种田和上山找逃户。

    而韩桢则回到后院,取出钥匙进了小库房。

    很快,他便捧着两个陶罐出来了。

    前日检查小库房的时候,他起初以为这两坛子装的是酒,等到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竟然是糖。

    北宋时期制糖业和制盐业都得到了空前发展,仅是闽南一地,每年便能产数万坛蔗糖。

    注意,这里用的是坛。

    为什么不是袋,因为北宋年间绝大多数地区只能制作工艺较为原始的液态糖,也就是沙糖。

    许多人知晓《糖霜谱》,便误以为北宋的糖霜都是固体糖,实则根本不然。

    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了一则笑话,里面说:

    【顷有秉政者,深被眷倚,言事无不从。一日御宴,教坊杂剧为小商,自称姓赵名氏,负以瓦瓿,卖沙糖。道逢故人,喜而拜之。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小商弹指叹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

    从这出笑话就能看出,北宋市井间贩卖的沙糖,与唐朝时一样,都是浓稠的液态。

    宋朝虽然掌握了固态糖的制作工艺,但仅限于遂宁等少数几个地区。

    所以在北宋年间,固体的冰糖产量并不多,专供皇室与达官显贵,流落到市面上的极少。

    尤其是宣和元年,宋徽宗下旨让遂宁等地每年上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