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0【决战之前】

    0490【决战之前】 (第2/3页)

手:“不需供应全军,只需加紧制造千余棉甲,保证精锐前军穿戴,配合大盾,顶住齐军火器便可。”

    “可。”

    完颜希尹想了想,觉得可行性很高。

    这时,一直未曾说话的完颜银术可开口道:“火器火炮杀伤倒是其次,反而催发时炸雷般的巨响,对战马影响巨大。末将建议,作战之前,塞住战马的耳朵。”

    “不错。”

    完颜娄室附和道。

    当初在南京道时,他可是亲眼目睹两万匹战马受惊发狂的场面。

    完颜银术可继续分析道:“末将与齐军在当午谷野战之时,曾亲眼目睹过齐军军阵,往往在安置火炮之处,阵型相对松散薄弱,毕竟过于严密,不利于火炮发挥。末将觉得,这对我们而言,或许是个机会。”

    他与完颜娄室皆是名将,对战局态势极其敏感,只是与齐军交手一次,便敏锐的发现破绽。

    这就是天赋,羡慕不来,靠后天很难弥补。

    商议结束后,完颜宗翰立即吩咐麾下,在全城以及周边搜罗棉絮,召集裁缝和妇人,连夜赶制棉甲。

    别看齐军距离大同府只有三十里,那是前军而已。

    等到中军、以及后军的粮草辎重全部赶到大同府,起码还需要三五日的时间。

    大军出行,快不了。

    一兵三夫是标配,一名士兵,最少需要三个民夫运送粮草辎重。

    如果是远赴千里之外作战,士兵与民夫的比例,甚至达到一比五。

    为什么说亚历山大东征一眼假?

    当时整个欧洲才多少人?

    才有多少粮食?

    跨越万里东征,需要的后勤人员和粮草是个天文数字。

    把当时整个欧洲的牛羊、粮食都算上,都不够士兵吃的。

    成吉思汗以及窝阔台的三次西征则不同,首先蒙古是游牧民族,其次人家那也是带了几十万匹的牛羊马等牲畜,一边打一边放牧,靠马奶、牛奶充饥。

    外加以战养战,才勉强解决了粮草问题。

    所以亚历山大东征放在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眼中,简直是漏洞百出。

    ……

    就在完颜宗翰紧锣密鼓的准备大战之时,北边的耶律大石,正在四处借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