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2【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国!】

    0572【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国!】 (第2/3页)

   方七佛面色一喜,确定身后没有追兵,他下令道:“去前面村子歇歇脚,顺带寻些吃食。”

    他们逃的慌忙,连库房的金银都来不及走带,更别提粮草了。

    这两日逃窜,方七佛只喝了些河水,粒米未进。

    “得令!”

    麾下众人也很开心,纷纷应道。

    走近之后,可以明显发现村落房屋的建筑风格,与汉族百姓的迥异。

    且村落不大,只寥寥几十户而已。

    “是輋人。”

    一名护法说道。

    輋人,又称畲人,是从岭南牵往福建的一支土番。

    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相比起岭南那边的老表们,輋人的汉化程度更高。

    不少輋人不但会说官话,甚至还识些字。

    这得益于福建昌盛的文风。

    千万莫要小看福建的文风,自赵匡胤建国至今,福建共出过两千余名进士,位居赵宋二十三路之首,其中还包括六名状元,在状元的数量上仅次于成都府路,乃是妥妥的学霸省。

    此外,福建还出了诸多大儒。

    由此可见,福建文风之盛。

    三百余人规模算不得小,刚下山就被村中的輋人发现。

    不多时,一名皮肤黝黑的耄耋老者杵着拐杖迎了上来,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官话说道:“诸位有何贵干?”

    老者说话间,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眼中满是警惕。

    方七佛笑呵呵地说道:“遇到匪寇,想来借些粮食。”

    老者摇摇头:“村中也无甚粮食了。”

    锵!

    话音刚落,清脆钢刀出鞘声响起。

    紧接着,一颗枯瘦的人头冲天而起。

    抹了把喷溅在脸上的鲜血,方七佛冷声道:“一个不留,免得走漏了风声!”

    下一刻,惨叫声在这个静谧祥和的村落中响起。

    半个时辰后,一名护法前来禀报:“佛子,村中輋人已尽数屠戮。”

    方七佛下令道:“此地不宜久留,速速搜寻粮食,待吃饱喝足后,继续赶路。”

    趁着手下生火做饭的功夫,方七佛与吕将来到一处竹楼中歇息,顺带商议接下来的去向。

    吕将提议道:“我等应尽快赶去南剑州,那里还有方虎驻扎的两万士兵,与方虎汇合后,再行打算。”

    “南剑州去不得。”

    方七佛却摇摇头。

    吕将疑惑道:“为何?”

    方七佛反问道:“此番齐军奇袭,显然有备而来,你难道没有发现,齐军追兵似乎有意将咱们往南剑州的方向赶么?”

    “这……”

    吕将倒是真没发现,毕竟一路上只顾闷头逃命,哪里还有心思留意这些。

    况且,山林茂密,穿行在其中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若我猜的不错,泉州恐怕也遭到齐军奇袭,几方合围,最终直指南剑州。”

    其实方七佛也不确定,但心头直觉却告诉他,不能去南剑州。

    当年正是靠着这种直觉,让他数次在西军围剿下,逃出生天。

    吕将面色凝重道:“那该去往何处?”

    方七佛思索片刻后,斩钉截铁道:“南下两广!”

    吕将不解道:“可闽王不是说泉州也遭到奇袭了么?”

    从福州前往广南西路,需横穿泉州与漳州,若漳州泉州也被攻陷,齐军定然会在边境设伏。

    方七佛答道:“去南剑州死路一条,南下的话,尚且还有一线生机。”

    “好!”

    吕将想了想,点头应道。

    方才那輋人老者还真没说谎,村子里确实没甚粮食了,三百多人放开肚子,一顿就将村中粮食全吃完了。

    吃饱喝足后,略微歇息了片刻,方七佛下令道:“郑三,你率二百人先出发,日夜兼程,赶往南剑州与方虎汇合。”

    一旁的吕将立刻明白了方七佛的意图。

    这是打算让郑三当诱饵,帮他们吸引齐军追兵。

    名叫郑三的护法先是一愣,旋即问道:“佛子你呢?”

    方七佛沉声道:“我带着剩下的人去泉州,福州丢了就丢了,但泉州乃是重中之重。”

    郑三不疑有他,又问:“属下与方将军汇合后,该如何行事?”

    方七佛叮嘱道:“若邵武军与汀州也被齐军攻陷,你与方虎便即刻率兵南下,前往两广。”

    “属下明白了!”

    郑三抱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