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练习切开术

    第16章 练习切开术 (第2/3页)

接这些大活。

    在猪皮上画好刀位以后,一切准备就绪。

    他右手握手术刀,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锋利,在画好的刀位上切入,然后慢慢拖刀横切。

    “切开组织时使用手术刀腹切割,与组织平面呈45°,并有割的动作。”

    “切开过程要保持刀刃与腹壁垂直,这样才能保持切口的两边缘对称。”

    ……

    一边切,脑子里一边回忆着解剖学中关于切开表皮层的要领。

    外科开刀与厨子切肉有很大差别。

    厨子切肉下刀极快,往往都是一刀切到底。

    但是哪个外科医生敢这么干,那绝对不是吓人,而是会死人。

    外科解剖是个精细活,别看外科医生动不动就拿电钻在患者头上打孔,拿电锯割病人的胸椎骨,血腥暴力无比,那只是表现。

    就拿剖宫产为例,任何一位专业的外科医生都是拿着手术刀一层一层,像是剥鸡蛋壳一样把患者的腹部切开。

    依次切开腹壁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层、腹直肌、腹膜……

    其中腹直肌层一般会分开,而不是切开。

    所以,一刀切到底,那是厨子在切肉,而不是外科医生在做手术。

    李敬生学过切开术,以前也练习过。

    但是很遗憾,因为缺乏老师的悉心指导,更缺乏锻炼机会,自身也买不起太多的猪皮练习,所以他的切开术一直半生不熟,连入门都没达到。

    此刻,他严格按照教程,并且努力回忆上级医生的手术过程,然后保持手部的稳定,按照画线一层层切开。

    切完后,简直不忍直视。

    切缘参差不齐,就像狗咬了一样。而且把握的力道也不好,深的深,浅的浅。

    据说厉害的外科医生拿手术刀划开患者的身体时,闭着眼睛仅凭手感就能分辨出划开的是什么组织。如果遇到血管、神经、韧带、肌腱这些重要的组织,凭借触感立刻就能发现,然后自然而然的收减力道,避免误伤。

    李敬生还记得上大体课时,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秃顶严重的老头,握着一柄手术刀,拿一本书当众示范。

    想切几页就切几页。

    那真的是太牛了。

    当时所有的医学生皆用狂热的眼神看着那个老头,心中的崇拜也是达到了顶点。

    直到毕业多年,每每回忆那个场景,李敬生仍然心潮澎湃,把那个老头当成心目中的一块丰碑。

    “汤教授说过,每一个外科圣手都是从无数次锤炼中成长起来的。一次练不好,可以练十次,百次,千次……”

    李敬生充分发挥阿Q精神,自我安慰着,再次画好新的刀位,然后切开。

    正当他练得聚精会神的时候,玻璃门被推开,唐萍提着保温桶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