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闹也没用,正式当老师了

    第304章 闹也没用,正式当老师了 (第2/3页)

  李敬生对专家的称呼用上了老师这个词,算是一种敬称。

    能够成为技术鉴定专家,哪怕是家属自行花钱找来的,肯定具备很强的专业水准。

    除非是个假冒的专家,那就另当别论。

    “你不必紧张,这件事情与你并没有直接关联,我们请你过来,只是想要让你站在公正的立场,刻观、真实的描述那天发生的事情。”

    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直接对他说道。

    “李医生可以坐着描述!”

    那名年轻的女领导冲着他善意的点点头示意。

    第二医院的官方背景极强,主管单位不说偏袒医院,至少主观立场会站在医院这一边。

    除非医院真的有问题,不然他们不可能帮着家属来索赔或者惩罚医院。

    还有,家属请的技术鉴定专家,有一定权威性,但是并不高。

    医疗事故鉴定,本着公正原则,有利害关系的人员,都应回避。

    只是打官司的话,这个技术鉴定专家拿出的证据,有可能被法官采纳或听信。

    总之,这里面的潜规则较多,各方都会努力为自己的利益而战。

    “当时我正在门诊坐诊,接到内分泌科阔主任的电话,请我过去看看,说明天一个病人的病情挺严重。我赶过去以后,发现患者存在低钾症。内分泌科已经为患者进行了补钾补液治疗,但是效果不明显。后面我建议阔主任再增加两条通路,加大补钾量试试。

    下午我接到阔主任的电话,说是加大补钾量仍然没有显著疗效。

    他建议家属立刻把患者转到更大的医院治疗,家属拒绝了。

    我过去会诊时,也向家属提出可以转院治疗,同样被拒绝。

    后来等到傍晚六点半的样子,我下了班又去了一趟内分泌科的住院病房。发现患者并未转院,医院方面为其加大补钾量,戴上了呼吸面罩。

    那时候,患者的呼吸急促,情况已经较为严重。

    我担心患者发生危险,建议给患者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但是家属当时并没有同意,并且提出要转院。我征得阔主任的同意后,主动帮忙联系了麻醉科的医生,请求他们做好准备,以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时,能够及时为患者做气管插管。

    麻醉科的医生同意帮这个忙,临时加班做好了随时抢救的准备。

    那时候,家属提出转院,被阔主任拒绝了。

    因为患者的病情严重,转院路途中非常容易发生危险。

    后来,患者的妹妹,父母等家属全部到了,强行把患者转院。

    这就是我知道的所有事发经过,有多位医生、护士,以及死者的妻子可以证实。”

    李敬生把自己知道的都讲述了一遍。

    “你当时联系麻醉科的医生,为患者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这事有证据吗?”

    专家夏言冰质问李敬生。

    “有!当时因为已经下班了,我给麻醉科认识的余医生打电话,家属、阔主任等人都在场。病房还有一位患者和一个陪护的家属,还有为死者做护理的护士都能作证。我的手机里面也还有通话记录。当时余医生下班了,让我联系他的徒弟做好准备工作。

    她那边肯定也能提供证据。”

    李敬生回答得非常肯定。

    “麻烦李医生把通话记录截图发到我手机里面。我这边立刻联系当事的两位麻醉医生询问清楚。”

    尚志心中暗喜。

    只要证实麻醉科的医生确实做好了为死亡的患者做气管插管的准备,但是家属不听劝,强行转院,那所有的责任都由家属承担。

    医院方面无任何责任。

    当场联系了麻醉科的老余和他的徒弟,对方立刻就提供了一系列的证据。

    包括材料申领记录。

    那位夏言冰专家看过后,摇头叹息。

    有些无奈的看向家属“从目前已知的证据来看,医院方面应该不存在失职,这事我无能为力,你们如果还想告的话,可以找找别的专家。不过说句良心话,这事你们再找人也是浪费钱。”

    说完,夏言冰起身离去。

    身为技术鉴定专家,总不可能鸡蛋里面挑骨头吧?

    医院方面确实严格遵守了医疗程序,并且为患者的抢救做了一些义务之外的事情。

    比如提前请麻醉科的医生做好气管插管准备。

    这个按照正常程序,一般都是等到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才会提出气管插管的申请。

    “呜呜……”

    患者的妻子趴在桌上痛哭。

    另外两个女家属也是跟着悲声痛哭。

    李敬生与尚科长、两位主管部门的领导打过招呼,走了出来。

    挺同情死者一家,但是成年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属强行转院时就应该考虑到后果。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还在跟欧晴岚说这件事,觉得挺遗憾。

    但是根本没办法阻止家属强行转院。

    否则,患者要是死在第二医院,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吃完饭,他与欧晴岚一起回骨外科的医生办公室。

    五名年轻医生看到他进来,齐刷刷站起身。

    都是生面孔,李敬生一个也不认识。

    “这位就是我们骨外科手法正骨门诊的李医生,也是你们要等的老师。”

    秦飞向五人介绍。

    身为骨外科的总住院,这些新医生们基本上都是找他报到。

    “李老师好!”

    “老师好年轻呀!”

    “以后请李老师多多关照!”

    五名年轻医生,居然有两个女医生。

    个子倒是不娇小,身高都在一米六以上,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