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闻人锦屏

    8,闻人锦屏 (第2/3页)

所感,成诗一首,请诸位斧正。”

    话刚说完,便有人不由询问道:“徐兄是适才新作之诗?”

    徐姓公子并未直言回应,渡步几许,吟道:

    “云湖楼下云湖通,日丽风和波不雄。

    芷白蒲青景有望,鸢飞鱼跃兴无穷。”

    众人正在细细品味诗中意味,徐姓公子再渡几步,继续道:

    “清漪水色从新秀,上室山光即渐融。

    西园阁中吟数首,众家文采各不同。”

    徐姓公子吟完,仰望窗外负手而立,颇有几分风流雅士韵味。

    “大善!”

    “好诗!”

    “徐兄才思敏捷,我等不如也。”

    在座宾朋纷纷称赞,帘后之人也出言夸赞:“徐公子佳作,西园又添新篇。”

    众人应声附和,议论起了该诗的韵律内涵。

    屏风之后有女侍正在提笔记录,琴声曲调和缓,编钟又响。

    此后又有几人吟唱自己所做诗篇,水平也都大差不差,期间不乏两名女子,至于过于差的并不会主动起身了。

    安厌看着身侧的余焕章在那儿摇头晃脑,不由问道:“焕章兄没有作品吗?”

    余焕章脸色一滞,讪然道:“今日灵感不佳,灵感不佳……”

    安厌会心一笑,并未多说什么,继续品茶。

    相比于这些诗作,他更在意屏风后的传出的琴律,隔窗望湖景,日丽风和波不熊。

    安厌觉得,这种娱乐活动本身其实很不错,他不是什么风雅之人,但这种附庸风雅的感觉让他十分惬意。

    等到再无人吟诗,时间已过去了半个时辰,众宾兴致正盛。

    帘后闻人锦屏道:“西园近日移栽新树几棵、奇花异草几株,临窗可观,诸位来时,应有人注意到,今日诗会之题,便以此景如何?”

    “善!”众人纷纷应道。

    编钟又响,屏风后的琴音转了曲调,愈发地柔缓,有时许久才只能听见一两个弦音,合在一起却让人心平气静。

    不少人纷纷起身来至了窗前,观赏阁楼下方的景色,余焕章也起身去了。

    女侍们纷纷趁此机会出来为各座添茶,为香炉添香。

    安厌稳坐在那儿,见到申屠隽石也没有动。

    有人似乎有了灵感,提笔在纸上挥洒,几人围看,或点头嘉许,或摇头叹息。

    余焕章便是在围观人中一员,看看这人、再看看那人,频频点头,再看窗外时又惆怅满怀地远眺,却始终不见他归座提笔。

    安厌吃点心快吃饱了,忽有人道:“有了!”

    众人围观其落笔挥墨,有人出声念道:

    “西园临窗处,徙倚趁微凉。花木畅生意,山川媚素光。堂深爱暑远,人静觉天长。壁挂三百卷,因风散古香。”

    不少人纷纷称赞,却也有人说诗不应题,难免引来一阵争执,好在有人相劝才平息下去。

    炉上轻烟缭绕,阁内凉意袭人。

    时间已过了三刻,又有人提笔写录,念与众听,有获得赞许的,也有被众人嘲笑的,作诗者面红耳赤,不再多言。

    “闻人小姐可有新作?”忽有人向帘后问道。

    闻人锦屏道:“倒是新题一篇,恐贻笑大方。”

    众人纷纷笑道:“谁不知闻人小姐才气过人,所作诗篇必是精品!”

    女侍将闻人锦屏桌案上的纸卷捧起,到中间位置展于众人观看。

    有人念道: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好啊!”

    有人尚未看完,便听见一声兴奋地大喝,不少人被吓了一跳。

    而喝彩之人正是余焕章。

    “此诗妙极!此诗妙极!”

    “字也妙极!”

    余焕章在那儿嘴里不停地夸赞着,帘后人淡笑一声:“余公子过誉了。”

    闻此言余焕章立即正色道:“肺腑之言,绝非虚赞!”

    其余人也纷纷叫好,并且开始议论起了诗中意味。

    连坐在那儿的申屠隽石也出言夸赞:“诗好,人也好,怪不得雒阳城内尽传锦屏你才貌双绝,实在当得此誉。”

    真是臭不要脸!

    听着申屠隽石的话,不少人心里暗骂,但面上仍是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