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密信

    第130章 密信 (第2/3页)

还能再多一百。

    大三弓是士卒们为弩炮起的名字,因为是三张巨弓叠在一起,这个名字简单好记,而且没有那么难写。

    就在这日复一日累人的生活中,有一天赵阿正在下面蹬车,便听到上面有人欢呼:

    “城破了!城破了!”

    事实上樊城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赵阿都没清楚见过,但不妨碍他一起欢呼。

    因为破城算功,而有功,就有赏钱。

    于是当天晚上赵阿再次与袍泽驾船去当阳取箭时,从樊城出发时载了满满一船手被绑在一起的人。

    也直到这时候赵阿才看清楚了樊城,它沿江的一面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刺猬,城墙破了好几个角,下面还垫了土堆,很容易就能攀爬上去。

    手被绑在一起的人脸色颓丧不安,还有对巨船的惊惧,但这些赵阿都不关心。

    因为他忽然想起来忘了问长官,送这群人去当阳的船钱,谁出?

    赵阿因为不能收船钱的失望,关羽是不知晓的。

    这位美髯异常显眼的将军此刻站在樊城上,欣赏着在江上安静蜷卧的大船。

    “攻城还是难。”关羽低声道:“弩炮对于此等坚城,无论城墙亦或城门都无能为力。”

    徐庶指了指关羽,笑出声:

    “此等易守难攻的坚城,七日而下已是匪夷所思,关将军竟还不满。”

    关羽神情很是认真:

    “襄樊无船,巨舟尽可抵近瞄准城墙头射击,面对一面无人敢守城墙,七日而下已是极慢。”

    徐庶也不反驳,伸出头瞧了瞧道:

    “只是没想到还能以弩箭钉城墙,攀援而上。”

    受限于工程技术,这种夯土城墙的底部能有五六米厚,越往上越窄,故而站在城墙顶上看,墙面是一个极为陡峭的斜坡。

    而此时钉满弩箭,大可拽着作为凭依轻松爬上城头。

    将这个想法记在心里,徐庶回头笑道:

    “云长水淹七军时若是能攻襄樊任意一城,恐怕结局大不相同。”

    关羽不做评价,叹了口气说起来另一个话题:

    “那樊城就交由军师来修缮?”

    徐庶点点头,这也是事先说好的,他看着关羽一步步下了城楼,然后将偃月刀插在一旁,俯身将一具荆州兵的尸体抱起来送到了一面关字旗下面。

    这里已经放好了数十具尸体,有士卒用板车将这些袍泽一一送回船上,最终都要运回江陵安葬去。

    徐庶幽幽叹了口气,樊城守军仅万人,是一个已被枭首的刺史组织守城。

    而在徐庶的建议下,借着巨船之利对着樊城滥射四日之后方才上岸,随后修筑了一日土堆之后由关将军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