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生辰饮毒酒

    第401章 生辰饮毒酒 (第2/3页)

装宅邸打算卖给战败臣服于他的对手。

    前面提过的南越国主钱塘王钱俶为了获得在这里的居住权,不仅帮赵大灭了南唐,还奉送了二十余船的金银珠宝,可以说是宋代最为成功的一笔房地产生意。

    可惜赵大死的太早,这批礼贤宅也就从赵俶身上猛赚了一笔,不然说不定这礼贤宅能成为宋朝版本的功德林。

    这话说远了,总之九月份的赵大依然活蹦乱跳,甚至直到十月六号,死前半月正史还记载:

    “幸西教场,观飞山军士发机石”

    虽然也有人猜测赵大是喝酒喝死的,但根据出土来看,蒸馏酒这种高度白酒直至南宋才出现,北宋初期依然还是低度酒,很难醉死。

    赵大自己也说过“沉湎于酒,何以为人”自省,饮酒致死的可能性相当低。

    而关于赵大的死因猜测,明清时候就有过推论:或死于赵二的毒酒。

    毕竟北宋初年死的不明不白的人实在太多,后蜀国主孟昶七日而卒、吴越国主钱俶流星堕而暴崩,明朝文学家在《因树屋书影》中记这两人皆暴毙于自己生辰,死因多半为“帝忌未消,借生辰赐酒阴死”。

    不过孟昶死的相当早,而且后蜀是赵匡胤提兵所灭,跟赵光义八竿子打不着,但如果孟昶真的死于自己生辰,那也只能叹一句赵宋家学渊源。

    钱俶暴毙的同年,被幽禁汴京的李煜也在生辰时暴亡,享年四十二岁,北宋末年清正文臣王铚所作的《默记》当中毫不客气的称,李煜死于赵炅在赐酒当中下的牵机药。

    大概也是因为这三个不明不白死于自己生辰的倒霉鬼,李焘在作《长编》时态度也很是游移,并没有直接将烛影斧声驳斥为谬闻,而是订正之后加了个“更俟考详”的注解。

    没办法,不是李焘不相信您宋太宗,实在是赵二你嫌疑大的有点过分。

    不过欲考据这件事真相怎样,还有个角度就是看赵大死的时候,赵二身边人在干什么。】

    赵匡胤眼睁睁看着后世在努力抽丝剥茧还原他的死因,一时间感觉倒也是非常奇妙。

    不过在听闻牵涉到毒酒之时,沉吟了一下便干脆道:

    “晋王府中,程德玄可通毒理?”

    赵光义站着的身体摇晃了一下,努力道:

    “程德玄乃门客自投,称其善医可解百疾,弟昔时患兄长饮酒甚多,恐身体不适故而留于府中……”

    说到这里或是感觉像是越描越黑,于是赵光义干脆止住了话头。

    赵匡胤已然失去了耐心,干脆扭头对着内侍吩咐道:

    “遣一人去晋王府上,询医者程德玄,问其可知牵机药。”

    内侍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站在最前的内侍小心问道:

    “官家,若其知牵机药呢?”

    赵匡胤不耐烦道:

    “此事交予禁军去办,若其知牵机药,暂押台狱便是,还需朕教?”

    内侍委屈应声,连滚带爬就要出门去吩咐。

    但旋即赵匡胤想了一下,便追加了一句:

    “若其不知牵机药,亦需咱押于晋王府外。”

    于是内侍赶忙又连滚带爬的回来躬了躬身,随即从殿偏门出去吩咐禁军。

    一时间赵光义整颗心如坠冰窟,差点被兄长的吩咐气笑:

    既然左右都要关押,那还问什么?

    不过他也不敢辩解,毕竟此时几乎已可称自身难保,压根也很难去关注其他人了。

    医者而已,应当不敢随意推诿加罪自己。

    叹完之后,赵匡胤反倒是为这礼贤宅有点叹息。

    看得出来无论是何时,他一直都是想要令天下重新归一的,为此不惜出这等手段为国筹财,但奈何……

    死死盯了弟弟的背影一眼,赵匡胤也在心底暗暗下定决心。

    无论这烛影斧声最终是真是伪,晋王都需要好好歇一歇了。

    ……

    “毒酒……嘿。”

    李世民摇了摇头,脸上有不加掩饰的失望。

    孙思邈倒是对那牵机药很有兴趣,如今他也知晓若通毒理便需先通医理,若是真有此毒药之方,说不得还能据此反推出来两张治病救人的方子。

    此时眼见李世民一脸无趣,便笑道:

    “陛下希望这烛影斧声当如何?”

    李世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