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第394章 (第2/3页)

处了。

    就拿刘邦来说,他早年最大的偶像是信陵君,20多岁的时候还千里迢迢的跑到信陵君那你想要当对方的门客,结果还没有赶到,信陵君就已经死了。

    而那个时候曾经当过信陵君门客的张耳,因为娶了个有钱的老婆,居然也开始招纳门客了。

    刘邦就去投奔张耳,两个人成为了好兄弟。

    后来张耳犯了罪,被秦国捉拿,于是刘邦只能无奈地返回家乡。

    若干年后,刘邦和张耳几乎同时起兵造反,后来刘邦还定三秦,出关和项羽争锋,张耳也是第1个响应刘邦的诸侯王。

    之后便尽心竭力的帮助刘邦作战,最后被封为赵王,居然神奇地获得了善终,因为异性诸侯王里面为数不多的能够死的安稳的人。

    从张耳就能够看出刘邦最重要的一项能力,那就是交朋结友的能力。

    正常人跑到张二那里去当门客,就好像是员工去公司打工一样,见到老板那基本上都是低眉顺眼,像个小媳妇儿一样的听话和乖巧。

    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敢和老板勾肩搭背。

    但刘邦不一样,没几天的功夫他就成了张耳的好兄弟了,关系好的不得了。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张耳愿意反过来给刘邦打工的原因,实在是关系太好了吗。

    之后就说那些沛县的群豪们。

    这些人统统都围绕在刘邦的身边,心甘情愿的认他当老大,而那个时候刘邦还是一个不事生产,家里根本没什么钱,请兄弟吃饭也只能去寡妇店里,又或者是去兄弟家蹭饭。

    就这么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家伙,能够让那么多的豪强心甘情愿的认他当老大,这份交朋结友的能力简单吗?

    有人可能觉得说这些人都是和刘邦从小一起长大的,刘邦有着天然的优势。

    那萧何和曹参呢?

    在刘邦还没有造反的时候,他的职务也就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而萧何相当于秘书长,曹参相当于公安局局长,这两个人的官都不知道比刘邦大了多少。

    可是到头来,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