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逼上绝路

    第六章、逼上绝路 (第2/3页)

一个人上路有些寂寞,于是同意带我同行。”

    在一众墨家长老的注视下,席星辰整理好思路,将他宛县之行的遭遇一一道来。

    大衍王朝,景宪三十四年,四月十二日,阴。

    四月,恰是一个陈粮用完,夏粮未收,青黄不接的尴尬月份。

    这个月份,也是大衍王朝每年流民最多的月份。

    大衍律例,每年三、四两月,各州、府、县衙门都得在城外搭建粥棚,救济四方灾民,以防地方上流民过多,引起民变。

    席星辰和董良策出得城来,便看到一队队衣衫褴褛的灾民从四面八方向宛县县城集聚。

    席星辰望着络绎不绝的灾民,忍不住问董良策:“董爷,宛县地处通天河流域中部,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应是南疆大陆最富庶之地,为何这里也会有这么多的灾民。”

    董良策闻言,长叹了口气:“话是说得不错,但是这五年来,宛县遭了天灾。”

    一说起天灾,董良策的语气就格外的沉重:“前三年,宛县滴雨未下,河床干涸,井水干枯,庄稼枯死,赤地千里,百姓颗粒无收。”

    “好不容易等到去年开春,雨终于下来了,老百姓看到了希望,连忙将省吃俭用留下来的种子种到地里,谁料大雨连绵,一下就是半年,田里的庄稼刚返青便被洪水淹没,又是颗粒无收。”

    “经过老天爷五年的折腾,宛县百姓再富有,也被耗成了一无所有。”说到这里,董良策苦着脸道,“实话跟你说吧,照现在闹饥荒的程度,再过一两个月,县太爷连粥都施不起了。”

    “到那时,宛县的老百姓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喽。”

    董良策再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席星辰这些年代表墨家天下行走,观察天下大势,现在已经走遍了大半个南疆大陆,可以说是亲自感受了这次天灾的威力。

    据后来的历史记载,景宪三十年到三十四年的这次大天灾,波及极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