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日杀三子
第33章 一日杀三子 (第2/3页)
太子成为皇帝。一刻也没有!
如果太子当皇帝了,那他这个皇帝该去哪里?
权力的滋味,只要品尝过以后,就无法戒断。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如果皇帝没了权力,到时候哪怕是平安度日可能都是一种奢望!
太子,就只能当一辈子太子!
李隆基认为,自己活多少岁,太子就必须得乖乖在那个位置上坐多少年!坐到皇帝咽气为止!
现在李隆基感觉自己的身体还很硬朗,一点都没有显老。所以这个皇帝他还可以一直当下去。
十年,还是二十年?那种事情谁知道呢,为长远计划,布局起码得按二十年来算。
要想舒服的当皇帝,一个地位稳固,却根本无法动摇他皇位的太子,就必须要好好雕琢一番了。
没错,在李隆基看来,竖起来这样一个太子,就像是修剪盆栽一样。
枝叶要好看,不能看起来狰狞可怖,更不能扎手,不能野蛮生长弄得屋舍里乱七八糟!
李隆基现在需要手里有一把锋利的剪刀,可以用来修剪“树枝”。
好用听话,还不能伤到手。
“张相公,不能继续在朝堂了。”
李隆基叹了口气,有些惋惜的说道。
那个一口一个“太子乃国本”的张九龄,已经不能适应新朝局的要求。
现在到了换相的时候了。
张九龄本身就是李隆基竖起来的一块牌坊,用以凝聚朝野人心,特别是那些靠科举上位的士子。
武则天在位时大力提拔科举人才,扩大科举规模,到开元年间,朝中科举官员比例已经超过了两成,可谓是举足轻重了。
失去张九龄,对于朝廷的口碑影响不小,但李隆基觉得无所谓。
只要他爽就可以了,其他的能顾及一下就顾及一下,没法顾及的,随它去吧。
……
“郎君,今日坊门关闭了,不许外出!”
方大福一脸忧愁的走过来对方重勇行礼说道。许远与张巡二人此刻也在跟方重勇闲聊,听到这话众人皆是一愣,随即面色微变。
长安城为什么要设置成坊市结构,难道当权者们不知道这样会很不方便么?
他们当然知道这样,会对城内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很大不便,甚至对于宫中的人,也会造成很大不便。但为了其他更重要的考量,必须将城内各区域划分为单独的小块,便于管理。
通常,封禁大街,就是最常见的用法。这一幕对于久居长安的百姓来说,早就是见怪不怪了。
“一定是宫里出了大事,二位近期还是不要走亲访友,也不要去找贵人投递吧。”
方重勇对张巡许远二人正色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张巡和许远顿时面色黯淡下来。他们在长安的困境,只有自己知道。
在长安考科举容易么?
困难与否,不单看个人本事,也要看后台如何。
方重勇读几年书,报出我爹是方有德的名号,中状元不可能,但中个进士还是很靠谱的。
原因无他,唐代科举不糊名,考生的背景与家世如何,有没有贵人当后台,也是影响科举的重要因素。
比方重勇前世高考加分厉害多了!
唐朝开元时期,科举主要考的科目就是明经、进士。其他的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甚至还有武举,但说实话,都不是康庄大道。
而明经、进士里面,又以进士为王道,乃是含金量最高,也是最难考的科目。
什么叫明经科呢?
简单来说,主要考的内容就是在经书里抽出一些字句,根据这些字句写出经书原文的上下文,很像方重勇前世的课文填空,不过默写的要多一些、难一些。
另外,还会给你经书中的一段话,让伱结合实际政治来分析议论一下。
显而易见的是,明经的考试很依赖对经书的死记硬背。不管它怎么考,反正背书是最重要的。
既然可以背,那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过关,相比之下,也就没有那么难,考中的人也就比较多。
当然了,明经科的士子也不可能被授予很高的官职,官场的起点和天花板都低得可怜。真正有才学的读书人,是不屑于去考明经科的。
那什么叫进士呢?
这一科特别重视文辞,明经要考的,它全部都要考,还要加考时务策和诗赋。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