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平西王的进度条

    第29章 平西王的进度条 (第2/3页)

算派人同这股政治力量接触,请他来荆州请你游长江的,因为这样做于反清并无大的帮助,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人请过来了,你不仅要供着,还得听着。

    但那些人的主张能听么?

    你不听,那些人就会失望,一失望反过来就会对你心生不满。

    门生故旧一通书信往来,王五的名声必定要臭。

    更何况他出身顺营,在那些正统明朝遗民眼中,也脱不开一个“贼”字。

    所以另起炉灶单干,才是正确的道路。

    顺也好,明也好,东林也好阉党也好,桂也好、唐也好、鲁也好,统统扫进历史垃圾堆。

    荆州,就一面大旗,一个意志。

    “这封血书到吴三桂手中后,你认为吴三桂会怎么做?”

    王五知道赵进忠的意思,他虽对明朝遗民敬而远之,但也不是真的要帮清廷对付这股力量,更不可能亲手绞杀这些民间反清义士。

    正如他当初就是因为不想随锁彦龙杀老卒才走上抗清之路般。

    赵进忠想了半天,道:“多半如实上报。”

    原因是吴三桂要真有心反清的话,两个月前就应该起兵了,而不是继续在昆明装乌龟。

    所以,一封血书怎么可能让吴三桂反呢。

    王五点了点头:“吴三桂为了洗脱谋反嫌疑,肯定把人交给清廷,这封血书就起不到任何效果,清廷为了安抚吴三桂也必将此事淡化处理,但这不是我想要的。”

    王五想要的是让清廷同吴三桂之间的矛盾加剧,从而促使吴三桂提前起兵,所以他让老张如实将血书案向清廷奏报。

    赵进忠疑惑道:“可这血书压根没送过去,清廷怎会猜疑吴三桂?”

    “妙就妙在血书没送过去。”

    王五笑了笑,“血书要是送过去,反而就没有意义了。”

    赵进忠听明白此中道理,却道:“单以血书而言,其实跟吴三桂没有关系,因为他压根不知情。”

    王五听后反问赵进忠道:“你从这封血书中看到的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