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烧个钦差有啥了不起

    第52章 烧个钦差有啥了不起 (第2/3页)

后果就是立即取消他们的工程承包资格。

    这一点,王五在给老张、夏知州、汪千总的信中说的明明白白。

    为了让事情变得更加顺利且圆满,又催老张拨付二十万两下来。

    有钱就有动力,也有凝聚力。

    同时让老张加紧办理郧阳道台钱文涛调任荆州知府的事。

    不把荆州知府拿在手中,好多事情就没法推进。

    虽说现在这个知府李文也不敢跟他王都统对着干,但王五想干的好多事都得经过知府衙门运转,因此一个外人把着知府衙门肯定是不合适的。

    临行前,金冠三担心要是莫洛他们不肯收钱,也的确发现工程存在的重大问题怎么办。

    比如发现造价偏高。

    “这是你的工作,如果连这种事你都搞不定,你觉得你还有前途吗?”

    给金冠三留下这句话后,王五便上船传令出发。

    随行人员共130人,除了亲兵护卫外,就是浮尘子、罗子木二人,另外是此行相关人员。

    上船之后,王五明显感到不适,有些晕船。

    适应了两天,才算把心中的不适感给淡了下来,继而开始欣赏沿途风光。

    但风光再美也有看腻之时,便在舱中看书。

    最近翻看的是一本名为《军器图说》的书。

    此书作者乃前明万历年间的进士毕懋康,崇祯年间为兵部侍郎,在此任上向崇祯帝进献《军器图说》一书。

    书中罗列的各种火器图文并举,不仅有制造办法,还有使用与威力的详细介绍。

    此次去江南,组织人材在荆州开展军工生产也是目的之一。

    军工生产的核心在于人材,这个时代能造炮造火枪,以及能造各式“奇淫怪器”的人材大多在江南。

    明朝设在南都的锦衣卫南镇抚司,就是明朝火器生产的重点科研单位。

    虽然南都沦陷已经二十年,但不少南镇抚司的匠人并不是都为清军服务,也有不少散落江南各地。

    因此王五此行想招募一些前明军工生产的能人,好让他的荆州军工厂早点开炉生产。

    只这方面他不熟,于是随行人员便有胡老二。

    这人早先是关口垭的绿营千总,听说此人会造炮且从前是南镇抚的,王五便特意把人提拎了出来。

    给胡老二的任务就是去南都找找旧时同僚,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