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此方为圣人
第211章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此方为圣人 (第1/3页)
诸葛亮对此不置可否,显然他并不认可秦天的说法。
“那曹操如今是丞相并不代表他日后一统天下之后,同样会是丞相!”
诸葛亮淡淡的说道:“若是让他一统天下,难道他还真能安心当他那个丞相不成?”
“只怕到时候黄袍加身,他不想当也得当了。”
秦天笑了笑并未反驳。
曹操的到底是怎么想的,谁都不知道,这个问题只怕是要问他本人才能得到解答了。
但事实便是,曹操为东汉那本就不长的国祚延长了数十年之久,并且大力发展民生,在事实上的稳定了北方数十年之久。
对于身处乱世的百姓而言,安稳比什么都重要。
曹操是没有机会称帝吗?
显然不是,因为曹操一死,他的儿子立马就称帝了,很显然,曹操活着的时候,有能力也有那个条件去称帝。
但若是说曹操对帝位没有丝毫的觊觎之心,那也纯粹是在说谎。
称帝不是你嘴巴一张一合,立马就能完成的。
尤其是曹操还拥立了汉献帝,在明确自己是东汉正统的情况下。
想要称帝就必须要经过繁杂的政治斗争以及合理妥善的安排。
事实上,在曹操去世之前,所有的顺序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可以说曹操的最终目的就是代汉。
如果不是如此,他的儿子曹丕也断然不会能够在曹操死之后,那么快那么顺利的登上帝位。
但往前看,曹操还有没有称帝的机会?
显然是有的,别的不说,官渡之战之后,袁绍战败,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曹操距离帝位也不远了。
但不管他当时是如何想的,或许是思虑天下还未统一,或许是对汉室还有几分旧情,总之在那个时间,他并未称帝。
但在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他再想称帝就没那么简单了。
秦天认为,评价一个人并不能以一种眼光来看。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至少对于现在的曹操而言,他就是在事实上延续了东汉的国祚,为北方的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安稳。
这一点他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诸葛亮未曾想到秦天对曹操的评价竟然会如此之高,心中顿时有些不喜。
秦天看出来了诸葛亮的态度,顿时笑了出来。
“可这天下群雄,难不成夺了天下,当真会把这河山还给大汉不成?”
秦天微笑着摇头:“打着恢复大汉的名义,若是真让他拿了天下,只怕和那曹操也别无二致。”
“说不定,他们在治理国家之上,还不如曹操呢!”
诸葛亮嘴巴紧闭,不再言语。
显然,他也认可秦天此番言论。
“既然如此,那不如扶持大汉的正统,待到此人拿下天下,如此不也算是还河山与大汉了么?”
秦天微微一笑:“想法不错,可惜可能性不大。”
诸葛亮目光闪烁:“这又是为何?”
“一袋雄主又岂是说有就有的?”
秦天哈哈一笑:“若大汉真有这般人才,怎么会沦落至现在这般地步?”
不管旁系还是宗室,大汉的皇室但凡有一个能支棱起来的,也不至于是现在这般模样。
一群异姓军阀把控天下,何其可笑!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你找到了一个各方面都说得过去的人,你如何保证此人下一代同样是可以托付大事之人?”
“须知,一个王朝的建立依靠的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天纵之才。”
“往前看,有大秦二世而亡,还有那前朝王莽。”秦天轻轻一笑。
“再看看成功的例子,本朝太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那不也是历经数位能文能武之皇帝才有了汉武盛世?”
“再说本朝光武帝,造出一个盛汉又岂是他一人之功?”
“前后历经三代才得以有后来的大汉,如果高皇帝和光武帝都只有一人,后辈皆是酒囊饭袋,那岂会有如今的大汉?”
这么简单的道理,自然是不必多说。
“可伱纵观天下所有的汉室宗亲,可有后继有人者?”
“孔明兄莫非还做着那沧海遗珠的美梦?”
诸葛亮眉头紧锁,似乎是在思考什么。
“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