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仔细琢磨就是画饼(求收藏,求追读)

    第十一章 仔细琢磨就是画饼(求收藏,求追读) (第2/3页)

明为什么,且直接戳破他内心的防御,这就是基础理论带给方闲的知识体系和理解。

    创伤外科规定的当助手入门门槛,固然有前辈们的推动,但更多的还是要让方闲这样的新入手术室的医生,一进去就能够自信起来,不至于被狂批猛喷,然后损伤自信心。

    薛力说到这,就没往下说了:“不要着急,当医生切忌焦躁,也切忌骄傲。”

    “外科不比内科,外科的培养环节,永远会比非外科科室多一环节就是,你需要具体治疗过程,而不像内科那样,用了药就用了药,用了什么机械就用了什么机械。”

    “外科的手术治疗,是一种操作性、持续性的过程。所以不能急,不仅是你不能急,包括我也不能急,这才是对病人负责。”

    ……

    方闲从办公室走出来,大概是明白了薛力找他的理由了,意思就是讲啊,组里面的机会是有限的,不管是林教授,还是宋教授,都不能只看到其中一个人,而是要全面。

    大家都能做事的时候,机会就只能相对公平的给予,并非偏向,而是需要轮替。

    你方闲一个人把所有的操作都做了,别人干瞪眼,反之亦然。

    住培每个月就只有五次上台机会,研究生有十次,博士生每个月能够有二十次,一周的手术是有限的。

    “闲哥,方便吗?”方闲走出办公室后,遇到了范程鹏。

    范程鹏戴着黑框眼镜,皮肤略干燥,右眼下的有大小两颗黑痣,痣体并不突出,不如李球胖,但整个人看起来比方闲要微胖一些。

    问方闲的语气很客气。

    “鹏哥你说。”方闲认为范程鹏是想让他帮忙做事或者换班。

    “宋教授让我问你一下,你的创伤外科基础理论,是不是到了3级。如果是的话,你在这一届年终考核的过程中,可以找一个预备导师。”范程鹏这么讲。

    你负责优秀,其他的交给医院。

    没人是傻子,方闲的水平,就是会在点滴之间无意溢出,而身为副教授的宋煜甚至是林介墨,都能捕捉在眼底。

    方闲听到这话目光闪烁了一下,虽然他心里也这么想过,却也不敢相信自己这么短时间就吃成了小胖子。

    成为硕士研究生的事情,谁不想呢?如果不想,方闲还有李球等住培就压根不会留下来当湘南大学附属医院的住培,而是去下级医院当硕士研究生了。

    就是为了这个机会。

    “应该还不够吧?”方闲试探性地问。

    范鹏程就说:“也差不多,目前汪波是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郭教授会让他管控发挥的,尽量会让我们科室里的兄弟多几个预备导师。”

    “这一点千万不能说出去啊……”范鹏程最后一句话压低了声音。

    方闲整个人瞬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