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

    第十三章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求收藏) (第2/3页)

融合,大秦内在的矛盾就会一直存在。”

    “无论行多少仁义,最终都只能延缓。”

    “终有一日会总爆发!”

    “到那时,就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了!”

    “这是历史的大势。”

    “始皇只能做到帮扶苏稳住天下。”

    “最终还需扶苏自己去走,施行仁政或许是对的。”

    “但治国为政,仁与不仁,界限何在?”

    “作为国家大政,对民众仁是仁,亦或对贵族仁是仁,亦或是对儒生仁是仁?”

    “这都需扶苏自己去琢磨。”

    “若扶苏真能明悟为政之仁,实现四海安定,天下太平,民众富庶,国家强盛,自能将始皇未竞之业完成,若是扶苏听信儒家,依旧遵从儒家那大而无当宽泛无边的滥仁,或许这项历史大任,会交由下个人来尝试。”

    “也许这人姓刘,也许姓项。”

    偏僻寂静的小屋内,嵇恒的声音持续回荡着。

    胡亥阴翳着脸,心中有股戾气。

    他认为始皇为扶苏做这么多根本就不值得。

    扶苏是一位好兄长。

    但如嵇恒所言,扶苏难堪大任。

    隔墙。

    扶苏涨红着脸,却不知怎么辩驳。

    何为仁?

    什么才算是仁政?

    他在心中自问,自己真的知道吗?

    扶苏羞愧的攥紧拳头,指甲更是嵌进了皮肉,却浑然不知疼痛。

    他过去自认是知道的。

    仁政,无非就是于民和善,休养生息。

    但现在,他迟疑了。

    因为这样的质问,始皇也曾经问过。

    当初始皇下令坑杀嵇恒等四百余人时,他曾心急如焚的去劝谏,最终却被始皇骂了句‘滥仁’。

    他当时执拗,便举了周武王灭商之后,伯夷、叔齐宁为孤忠之臣不食周粟的例子,想劝诫始皇,几个迂腐之士根本不足以动摇天下,若这么堂而皇之的杀之,只会给六国贵族搅乱人心之口实,甚至会使得民众惶惶不安。

    始皇当时问他什么是仁?

    他回答儒家仁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