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沛县萧何当为最!(求收藏)

    第四十九章 沛县萧何当为最!(求收藏) (第2/3页)

各方人才,举凡六国旧日官吏之清廉能事者,竟皆留用,已向天下表明了帝国之态度,不会以政见去人,也不会如大争之世那般,以治国理念为重要标准。”

    “因而随时间推移,关东士人轻秦的情况,当会逐步得到扭转。”

    闻言。

    扶苏却不置可否。

    他冷冷道:

    “博士学宫以孔鲋为首的儒家,在这半年内都陆续逃离了咸阳。”

    “士人轻秦的情况,短时得不到改变。”

    “大秦自孝公先祖变法以来,就一直在天下广罗人才,但对主张复辟与仁政的儒家,一直是打心眼里蔑视。”

    “你们不用因我亲儒而不敢明说。”

    “秦儒疏离是事实!”

    听到扶苏的话,冯去疾跟其他几名官员,眼中露出一抹欣慰,沉声道:“近百年来,儒家成为当世真正的显学,在天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大秦立国之初,便想以对待儒家为楷模,向天下彰显帝国新政的纳才之道,只是秦儒相轻,儒家并没有投桃报李,而是旧病复发般一意孤行,坚定的站在了帝国新政对面。”

    “坚持复辟、复礼、复古。”

    “此等复辟余孽,大秦岂容姑息?”

    “大秦这些年征辟的士人,其实大多出自儒家。”

    “儒生不就,实是天下幸事!”

    “这些儒生,从不以是否合民心潮流为抉择,只看重能否为自己谋私利,带来特权而选择。”

    “儒生就不该予以任用!”

    冯去疾阴沉着脸,大声数落着儒家。

    扶苏苦笑一声。

    他哪里听不明白,这是说给他听的。

    秦儒不两立。

    扶苏微微颔首,拱手道:“扶苏受教了。”

    “扶苏这段时间已深刻反省。”

    “过去的确是我误信孔鲋等儒生一家之言了。”随即,扶苏也是连忙岔开了话题,问道:“不知地方官吏不愿高升的有哪些,又大多出自关东何地?”

    胡毋敬拍了拍手中竹简,继续道:“禀长公子。”

    “大秦立国前几年,并未贸然提拔关东六地官吏,只是让部分关东官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