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天下大治(本书完)

    第五百零七章 天下大治(本书完) (第2/3页)

,这一待便是数年。”

    “待久了。”

    “反倒渐渐接受了。”

    “也在跟夫子的接触中,尤其是跟小叔的日常中,了解到了很多新鲜事物,一些新奇玩物。”

    “也不由感慨世间之瑰丽。”

    “只是学生一直不懂,夫子分明懂得这么多东西,有些道理若是宣扬出去,定能造福天下。”

    “为何夫子却敝帚自珍?”

    “这是为何?”

    嬴斯年一脸好奇的询问。

    嵇恒转过身,淡淡的看了嬴斯年一眼,摇头道:“没有意义,就像如今已为天下知晓的纸张,还有便是外界有所猜测是活字印刷等,这些东西固然对天下很有用。”

    “但这是站在你的角度。”

    “你作为大秦现在的长公子,生来便享受着最好的生活,并不知这些东西造价多少。”

    “就当世而言。”

    “完全是得不偿失的。”

    “再则。”

    “近些年,百家复起,你当有所耳闻,大争之世数百年,天下冒出过很多新奇之物,然很多都在战火中,渐渐遗失。”

    “天下没有那个土壤,也没有那个生产力,再好的东西,都要为万民的生路让步,最终要么束之高阁,要么彻底遗失。”

    “天下是很现实的。”

    “所谓的好坏,不过是因人而异,就像是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然这只受用于士。”

    “若是放在农、工身上,则完全是胡说八道,你的视线是很高的,所以你能看到其中的价值。”

    “但代价呢?”

    “代价就是为了所谓的推广,要征用大量的民力、财力,最终还很可能落得一地鸡毛。”

    “天下演变的过程,从来都是循序渐进的,也都是基于现有的生产力的。”

    “所以真正想将那些东西推广并为天下受益,只能不断提高当代的生产力,解放更多人力,继而让剩下的人有精力投入到这些方面。”

    “这也是我启用百家的目的。”

    “百家若是注重实际跟生产结合,可助推大秦发展的更好,不过百家整体而言,对大秦是一柄双刃剑,等时机合适,百家是要被废除的。”

    “到时大秦需要建立一套更为实际,扎根于实事求是的唯物体系,唯有这样的体系,才能保障大秦能始终向前,不会重走百家老路。”

    “故步自封,亦或是因循守旧,困在旧有的思潮中,难有寸进。”

    “不过真到了那时,天下恐还会生出一些动荡,到时你恐还需费一些心神。”嵇恒莞尔。

    嬴斯年轻笑一声。

    他倒并不怎么把百家放在心上。

    百家再厉害,也是大秦扶持起来的,等百家将大争之世的数百年的积累尽数的施展出来,释放出来。

    百家的有无就并不重要了。

    如今大秦只是借百家之手,让天下过去数百年的经验积累,尽可能的发挥出来,为天下受益,借此促进大秦的改革。

    一旦改革完成。

    大秦定然会建立自己的体系,不会继续假以他人之手,而且大秦从骨子里都有一种高傲。

    便是想自己制定规则。

    嵇恒继续道:“天下过去的秩序,从来都是自上而下,而改变了思维的百家,其实导致的是自下而上,通过底层生产力的提高,继而改变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