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曹阳的电话被打爆了

    第265章 曹阳的电话被打爆了 (第3/3页)

显然是非常支持南山集团造车的。

    这对岭南理工大学和南山来说,都是一个好事。

    “您不提我也准备找个时间过来拜访,专门讨论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南山虽然在零部件研发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在整车设计和生产制造方面,还是一个婴儿,需要不断的学习。”

    “到时候老师您再帮忙推荐几个相关的老师和研究生,看看他们愿不愿意来南山集团搞整车研发工作。”

    虽然新车的外观曹阳可以自己去搞定,一些瓶颈的零部件也可以他来搞。

    但是大部分的工作,肯定还是需要一个大的团队去搞。

    这么一来,大量的招募相关的研发人员,就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好在整车研发和生产方面的人才紧缺程度,跟芯片人才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不管是各个高校,还是各个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里头,都有一些相关的人才。

    至于这些人才的技术含量高不高,曹阳反倒不是那么的在意。

    三大件搞好了,外观搞好了,剩下的就是质量控制的问题。

    这方面的压力,完全不算大。

    “你又要挖人啊?”

    “到时候我们校长估计要找我麻烦了,每次都帮你挖人!”

    向长乐忍不住开了一个玩笑。

    前段时间,微电子专业的章京教授跳槽去到了南山集团,在岭南理工大学内部可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现在再有一批教授跳槽的话,影响力肯定就更大了。

    “人员有流动,下面的新人才有升职的机会嘛。”

    “以岭南理工大学的影响力,还担心招募不到优秀的老师吗?”

    跟向长乐说话,曹阳也是比较随意。

    “你先安排人大概的梳理一下,看看哪方面的人才是比较紧缺的,我再去看看哪个老师比较合适。”

    “不过汽车工程学院的教授就那么几个,你可不能都给我挖走了。”

    向长乐肯定是会支持曹阳的。

    只不过其中的度,他需要把握一下。

    “老师,其实不一定是汽车工程学院的老师,其他学院的一些讲师、副教授或者是博士生什么的,也都可以考虑。”

    “南山进入到造车领域,不是一时兴起,是有长远打算的。”

    “我们将来需要组建一个规模庞大的开发团队,对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很大的需求。”

    借着这个机会,曹阳准备好好挖一挖岭南理工大学的墙角,把南山的整车研发团队尽快的搭建起来。

    对此,向长乐倒也表示理解。

    ……

    当曹阳的电话快要被打爆的时候,在一些车企内部,也陆陆续续的开始收到了一些风声。

    毕竟汽车行业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圈子很小。

    这么重磅的消息,许多人都愿意把它当成是一个“秘密”跟人家分享。

    “王总,我刚刚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觉得可能需要引起重视。”

    长城汽车,朱建波来到了王英的办公室。

    虽然长城汽车跟南山集团的合作程度没有比亚迪那么的紧密,但是彼此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甚至长城汽车如今已经按照之前跟曹阳交流的时候提出的方向,开始全面的进军SUV领域。

    在品牌定位方面,也准备借助热冲压成型给自己塑造一个高安全性的定位。

    这种情况下,创出南山要自己造车了,由不得朱建波不重视。

    “南山要造车了?”

    “此话当真?”

    王英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这个消息背后蕴含的影响。

    “我给他们的一些人员打了电话,有些人表示不知道,有些人支支吾吾的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所以我觉得这个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

    朱建波这么一说,王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要说跟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车企竞争,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但是对方南山的话,她发现自己心中居然没谱了。

    放眼华夏汽车行业,就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比南山集团要邪门的。

    不仅自己搞出了发动机和变速箱,更是在许多零部件上起得了突破。

    这完全不像是一家正常的华夏企业啊。

    “我给曹总打个电话,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