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星辰汽车,拦路虎挺多啊

    第266章 星辰汽车,拦路虎挺多啊 (第2/3页)

里面继续申请土地才行。”

    “但是我们的整车项目还没有获批,现在进行土地申请可能也会有一些困难。”

    “最关键的是一旦我们走出了这一步,那么造车这个事情,立马就会被大家都知道。”

    “哪怕是我们继续宣传是技术展示用的样车,估计很多人也是不相信的。”

    戴汉彪紧接着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生产工厂的问题。

    正常的一个汽车工厂,一般都是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占地面积是比较广的。

    重新修建一个这样子的工厂,哪怕是速度比较快,至少也是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么一来,后续的一些认证、测试用的样车生产,很可能就赶不上日程了。

    除非推迟明年底投产的理想目标。

    “我觉得集团的第一款车型只有10000台的生产目标,哪怕是放在一年内生产,一个月也就只有不到1000台。”

    “如果放到两年或者三年内去生产,那么每个月需要生产的台数就更少了。”

    “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充分的利用一下三期的空余厂房,先搞一条简单的整车组装生产线,主打一个手工生产的噱头。”

    “这么一来,动静也比较小,投资也比较小,还能比较灵活的进行调整。”

    财务部部长董胜男在旁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造车,她是支持的。

    不过能够少投资,最好就是少投资,要不然财务上的压力就会增大。

    “我觉得董部长的提议也有道理。”

    “先通过简单的试作生产线来积累一下相关的经验,后面再修建专门的整车工厂。”

    “这样子也许是一个最适合我们集团的方案。”

    不等其他人继续发表意见,曹阳就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南山集团造汽车,一开始的定位比较高端。

    这注定了开局的销量不会特别的理想。

    哪怕是他有一些招数就推广,也不可能把五六十万甚至更贵的车型,搞到月销上万去。

    这么一来,小投入,滚动发展,就是一条很适合的道路了。

    同是一个城市的羊城本田,当初就是靠着类似的理念,快速发展起来的。

    “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考虑,就是我们要不要自己生产四门两盖这些大型冲压件,这关系到了我们自己要不要投冲压车间的问题。”

    “我个人是提议可以让羊城华强厂来旁边投资修建一条大型的冲压生产线和热冲压生产线,正好给我们的车型提供四门两盖和车身骨骼零件的配套。”

    苏明星作为采购部部长,自然是要对南山自己不能生产的零件负责。

    到底哪些零件自己生产,哪些零件从外面采购,这肯定是还需要继续讨论。

    但像是四门两盖这些大型的覆盖件,就需要提前考虑清楚才行。

    比较投资大吨位的冲压设备,工厂和设备的准备周期都是相对比较长的。

    他可不想看到集团的造车项目,到时候在这里掉链子了。

    “这个方向没问题,你可以跟华强厂的郭总先聊一聊,看看对方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大型冲压件关系到了车身的外观,算是比较重要的。

    正常来说,肯定是要自己生产。

    但是羊城华强厂也算是南山的关联企业,有三成的股份是南山的。

    所以把订单交给他们来做,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这个零件,最难的是在模具设计上面。

    只要设备投下去了,模具到位了,生产起来反倒是没有那么难了。

    “还有一个问题,虽然我们现在能够生产动力总成,车身和底盘上面的不少零件也能生产。”

    “但是要组装成一台车,还是需要从外面采购大量的零件,需要接纳至少一百家的新供应商才有可能把整车完整的生产出来。”

    “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逻辑去选择这些供应商,也是需要公司内部有一个大方向。”

    苏明星最关心的肯定是自己负责的业务。

    供应商的选择,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

    他自然是希望明确了一个大方向之后,再去推进。

    “这个很简单,看看行业内都用谁,我们就暂时先用谁,以后再导入更多的厂家去竞争就是了。”

    “核心零部件,基本上都是以南山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主,其他的零件大部分都是技术含量相对没有那么高的,在国内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厂家来生产的。”

    “大原则就是不用从国外进口零件,甚至连材料都尽可能的不要从国外采购。”

    虽然一个稳定的供应链对于主机厂来说非常的重要,但是南山已经能够自产变速箱和发动机,以及车身上一些核心的零部件,这个时候继续导入一些供应商补充完善整个供应链,难度就一点也不高了。

    一部分的零件,完全可以交给现有的供应商去生产。

    另外一部分的零件,可以借鉴羊城本田、比亚迪、西风日产等公司的供应体系,根本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大家在一开始可能就需要重视。”

    “汽车生产,看起来很简单,国内很多自主品牌都能生产。”

    “但是大家想必也都知道,自主品牌的车型,总是会有这样那样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不像是人家合资企业,几年内都不见得出什么问题。”

    “这里面涉及一个完整的体系,特别是质量管理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的稳定性。”

    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罗红星,这个时候也站出来发言了。

    作为福特汽车出身的副总,他在公司是比较低调的。

    但是并不表示他的水平不行。

    “要说哪个行业产业产业链最复杂、零件最多,可能得数航天军工,不是汽车。”

    “要说哪个行业对安全性要求最高、对质量缺陷容忍度最低,可能仍然不是汽车,而是航天军工。”

    “而说哪个行业发展变化最快,仍然不是汽车,而是电子信息相关的手机、计算机等行业。”

    “甚至说哪个行业生产批量最大,也还不是汽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