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事情大条了,一不小心干下一架飞机

    第916章 事情大条了,一不小心干下一架飞机 (第2/3页)

    文冲造船厂不想以后看到订单挂在那边却是没有办法把它生产出来。

    或者因为自己的产能不够,只能把订单往外推。

    所以就在南山系的企业的推动下,不断的扩大自己的产能。

    像是这一次的电子侦察船,按照向江辉的初步估计,未来三年内就可以把第二批和第三批的5艘船只全部给修建出来,然后陆续交付给相关部门。

    到时候LNG运输船也开始发力了,文冲造船厂将有望成为华夏TOP3的造船厂。

    甚至放在全球来说,也可以进入到TOP10的行列之中。

    想到这一天,向江辉就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多亏了你们未雨绸缪,要不然我们公司内部之前还有一些人反对那么激进的扩产方案呢。”

    “现在那些人都可以闭嘴了。”

    向江辉虽然是文冲造船厂的总经理,但是他在公司也不是一言九鼎,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但是这一次相关部门正式的追加了电子侦察船的订单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估计在没有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的情况下,应该没有谁敢跳出来挑战他这个总经理的权威了。

    这对向江辉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

    对于曹阳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好事。

    向江辉是向长乐的堂弟,于公于私,跟自己的关系都是比较紧密的。

    他自然是希望对方能够完全掌控文冲造船厂的发展方向,这样子他这边的一些想法,就能更好的在文冲造船厂落实。

    要不然还要考虑再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白白的浪费一些时间。

    这是曹阳不想看到的局面。

    “今后十年是我们造船业发展的黄金时间,特别是军工产品,以后下饺子一样的造船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了。”

    “美利坚有二十多艘电子侦察船,我们只有屈指可数的几艘。”

    “虽然我们没有必要修建比美利坚还要多的电子侦察船,但是继续扩大到差不多的水平,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我们有那么长的海岸线,需要许多的电子侦察船就监控各处的动静。”

    “与此同时,我们将来迟早也是要走出去的,一些科考活动也好,侦察活动也好,都是可以去到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深处去。”

    曹阳觉得文冲造船厂的电子侦察船既然已经打响了名气,将来的订单肯定是不用发愁的。

    这玩意的科技含量非常高,相关部门也是不会轻易的去更换造船厂的。

    甚至等到相关部门的订单满足之后,也可以考虑生产一些简化版的侦察船用来出口。

    曹阳相信应该还是有一部分的国家是有兴趣购买华夏的电子侦察船的。

    哪怕是阉割版,性能也是全球领先,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够设计制造出来的。

    “我也是这么觉得,到时候电子侦察船、LGN运输船,还有其他的一些特别的船只,我们文冲造船厂将慢慢的专注于一些比较特别的高端产品。”

    “这种差异化的发展之下,绝对可以让文冲造船厂成为世界闻名的存在。”

    向江辉现在谈话的兴致很浓厚。

    他心中也下定了决心,以后文冲造船厂的技术发展方向,还是多听一听南山系的企业的意见。

    虽然核心的零件和设备都是对方提供的,但是最大的荣誉却是自己拿走了。

    所以其他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让出去的。

    两人兴致勃勃的交流了小半个小时,才结束了这一次的通话。

    不过,文冲造船厂开心了,沪东造船厂就要郁闷了。

    赵林元已经得到了消息,知道相关部门把今后的电子侦察船的订单都交给了文冲造船厂来生产。

    甚至就是今年下半年将要下水的某型号电子侦察船,也都被叫停。

    需要等到沪东造船厂这边跟南山半导体等企业把具体的改造方案确定之后再继续生产。

    至于后面的新订单,那是一个都没有了。

    虽然电子侦察船是一个非常细分的市场,不是沪东造船厂的主业。

    可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研发,沪东造船厂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不少的资源,也生产了好几艘电子侦察船出来。

    最早的两艘如今都已经退役了。

    明明自己走在最前面,结果却是半路上被人截胡了。

    这种心情,肯定是不好的。

    “向总,我听说相关部门给你们下大订单了啊?”

    “恭喜啊!”

    心中烦恼的赵林元,强打着精神给向江辉打了个电话。

    毕竟面对现在的这个局面,他肯定要做点什么动作去挽回一下。

    哪怕是最终没有成功,至少努力过啊。

    “赵总,你这个消息很灵通啊。”

    向江辉此时的心情很好。

    沪东造船厂以前都是老大哥一样的存在,现在虽然实力还是比文冲造船厂要强大,可是大家的差距已经远远没有那么大了。

    甚至伴随着文冲造船厂几款新产品的推出,大家可以说是各有优势了。

    所以向江辉的心态也是跟着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关部门现在应该是非常希望加快先进电子侦察船的列装。”

    “你们那边生产两艘915电子侦察船就应该已经把相关的人手都给占用了吧?”

    “新一代的10000吨和12000吨的电子侦察船,要不然交给我们沪东造船厂来生产?”

    “在大吨位的舰艇方面,我们还是有比较丰富的生产经验的。”

    赵林元没有绕圈子,直接就把自己的想法给抛了出来。

    这个时候绕来绕去,最终丢的是他的面子。

    像是文冲造船厂已经生产的915型电子侦察船,他是知道肯定抢不过的,也没有必要去抢了。

    但是还没有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就可以争夺一下了。

    这几天他也算是差不多搞清楚了情况,文冲造船厂那边的电子侦察船,实际上相关技术都是来自于南山系的企业。

    可是说只要沪东造船厂和文冲造船厂这边沟通好了,互相之间把订单变更一下,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的。

    反正核心的东西都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