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农家出山,天子寿辰!

    第172章 农家出山,天子寿辰! (第2/3页)

明日,本官就去那许家村走一遭!”

    虞翻抱拳向众人谢道。

    在县中住了一夜,婉拒了县令的酒宴,第二天一大早,虞翻便再度启程,在兵丁的护送下向许家村而去。

    话说早在昨日,得知虞翻目的地的县令,便早早让差役赶到许家村,将天使将至的消息说于村中老老少少,并再三嘱咐,千万不要慢待了对方。

    不过,这许家村中,却和其他村镇略有些不同。

    被差役召集到一处的村民,不以村中族老唯首是瞻,反而将几位身穿粗布衣衫,肤色黄黑,浑身上下都沾有泥土,一眼望过去,犹如老实巴交的农家汉子一般的年轻人围在中间。

    那差役显然对这些村民也颇为熟悉,对着那几名年轻人招手笑道:

    “许家大郎,这次你们可是撞上大运了。”

    为首的年轻人,身材高大,古铜色的肤色、满是老茧的双手,以及沾满泥土的衣裳,看上去和常年与田地打交道的农家汉子没什么区别。

    听到那差役的话语,他心中一惊。

    这姓汪的怎么知道自己收到了神京城的来信?

    压下心中疑惑,他和几名同伴对视一眼,不动声色的开口问道:

    “汪大哥,这是何意啊?”

    那姓汪的差役脸上笑意更甚,先是拱手朝神京城的方向施了一礼,方笑道:

    “当今圣上重视农桑,不久前颁下农田水利法,鼓励百姓开垦荒田,献上耕种之法,只要有成效,便可得到朝廷的赏金。”

    他顿了顿,又道:

    “许家村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若没有你们,绝不可成就如今的名声。县官大人让我知会诸位一声,那神京城里的天使明日便要到咱们这儿了。你们若是有心为朝廷出力,可要早做准备啊。”

    再次吩咐了一句,这汪差役方才转身离开。

    见对方离开,几名年轻人连忙看向许尚,脸上隐隐现出激动之色,道:

    “许师兄,没想到墨家杜先生的书信刚到不久,这朝廷便有了动作。可见这楚国天子,重视贤才之语不似作假。”

    “对啊,从这农田水利法,也可知这位少年天子重视农桑。我农家也有出头之日了!”

    “师兄,这可是一举打响我农家名声的好机会啊!”

    许尚身为这几名农家弟子的领头人,微一沉吟,道:

    “我估计,这御史前来,和墨家也并无关系。不过,这楚国天子,竟能推行如此国策,可见其对农事,对农人的重视,算得上是一位贤君了。”

    “明日,我先见见那位御史,探探他的口风。如果不成,我等再借着墨家杜先生的书信,与楚国朝廷联系上不迟。”

    “我农家如今式微,是时候找一座靠山,宣扬我农家主张。”

    见许尚如此郑重其事,一众弟子当即拱手行礼,道:“还请师兄吩咐。”

    许尚点点头,肃容道:

    “楚国天子为强国力,招揽各家贤才。我等因身处楚国,又有墨家传递消息,因此才能第一时间得知,此,也是我农家之先机所在。”

    “我等必须尽快在朝堂站稳脚跟,否则等到儒道法三家入楚,想要再有所作为势必困难重重。”

    “所以,明日我将在那御史面前展露我农家一脉之成果,借由这农田水利法,进入朝堂之中。诸位师弟暂且安居此地,等待师兄消息。我入京面圣之后,如果楚国天子果真有重用我农家之意,我会即刻飞鸽传书,让诸位师弟入京。”

    如今的农家,已然极度式微。

    许尚说是大师兄,其实也和农家宗主差不多。因为农家的老一辈,早已驾鹤西去。

    若是许尚这一代不能重振农家威名,那么农家将会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只在其他百家典籍里留下只言片语。

    其余农家弟子显然也明白此行的重要性,纷纷抱拳道:

    “谨遵师兄之命!”

    许尚正色道:

    “诸位师弟,农家能否再度兴盛,我等能否在这大楚一展胸中所学,就看这几日了!”

    在场农家弟子闻言,愈发觉得身上的担子是何等重要,心情激荡不已,齐齐抱拳道:

    “我等必不负师兄厚望!”

    …………

    大楚炎凤元年,七月二十,神京城,皇宫,麟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