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党争再起(求新章追读)

    第五十九章 党争再起(求新章追读) (第2/3页)

杨镐同汪可受吹嘘自己如何运筹帷幄,但他们的战绩无非就是顶住了建虏对沈阳的一次佯攻,揪出了一批奸细。

    至于说吸引建虏主力,是他们有意为之,还是被动防守,倒也不是那么重要。

    万历很清楚,要是没有李献忠那出人意料的反戈一击,估计辽东地区又要被建虏大肆掳掠了。

    当然还有那个监军阎鸣泰也是可圈可点,主动带领三千人马殿后,并在清河重创建虏,掩护主力撤退。

    正是有李献忠同阎鸣泰的拼死周旋,杨镐等人才有机会将明军的主力撤到沈阳、辽阳。

    不过对于东华门外的那场闹剧,他却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东林党居然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虽说这些年东林党人同其他几党争得是你死我活,但唯独在两件事上他们是出奇的一致。

    一是阻止自己立郑贵妃所生的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二是反对自己派“矿监”到全国各地征税。

    反正这些文官就是和万历过不去,既然他们不让自己如意,那么他也绝对不让这些文官的日子好过。

    所以万历一直让他们相互牵制,绝不让一党独大。

    包括首辅的人选,他先用浙党的沈一贯,然后用东林党的叶向高,现在是浙党的方从哲。

    他是绝对不会让一党长时间占据首辅之位,从而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的。

    方从哲担任首辅也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对于方首辅的工作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他暂时没有更换首辅的想法,但此时他也有一些担忧。

    现在东林党人基本被逐出了朝堂,“齐、楚、浙”三党抱团独大。

    尤其是本次辽东大战之后,恐怕在辽东又会提拔重用一批三党之人,如此一来朝中的势力就会过于失衡。

    对于杨镐这个辽东主帅,万历并不满意。

    虽说这次他也算是临危不乱,稳定住了局面,但一战就折损了大半九边精锐,要是这样打下去,非把大明拖垮了不成。

    于是他决定出手干预一下朝堂的走势。

    一向不肯补缺的万历皇帝,这次终于一次补了好几个缺。

    兵部郎中袁应泰擢升兵部右侍郎,少詹事刘一景擢升吏部左侍郎,吏部主事周顺昌擢升户部郎中,兵科给事中杨涟擢升都察院佥都御史。

    万历的这次补缺直接引起了轩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