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党争再起(求新章追读)

    第五十九章 党争再起(求新章追读) (第3/3页)

大波。

    首先这些人和职位根本不是吏部上报的,而是万历直接任免的。

    虽然只是四个人,也没有涉及到各部尚书这样的一把手。

    可他们全都是东林党人,这无疑是给朝堂传递了一个信号,陛下要重新重用东林党人了。

    而且刘一景和周顺昌可是本次“闯宫哭丧”事件的主角,很显然这说明了万历对于辽东经略杨镐并不满意。

    这样的结果让首辅方从哲和兵部尚书黄嘉善始料未及。

    其中最要命的就是刘一景这个吏部左侍郎,吏部可是掌管着对官员的考核,三党之前能够将东林党逐出朝堂,主要是因为把控着吏部。

    虽然刘一景只是吏部左侍郎,但是现在吏部尚书的位置空缺,这就相当于他把控了吏部。

    袁应泰担任兵部右侍郎的信息也不简单,兵部左右侍郎向来有“左内右外”之说,也就是东林党有机会插手外部军务,比如辽东战事。

    方从哲明白陛下这是对内阁不放心,怕他徇私舞弊,故而让东林党也参与进来。

    看来这场始于“辽东大捷”的风波并没有因为东林党人“闯宫哭丧”的失败而告一段落,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原本大败而归的东林党则是喜出望外,虽说他们没能逼迫方首辅就范,却意外获得了陛下的青睐。

    不少人都开始羡慕刘一景了,他们后悔为啥当时去撞棺材的不是自己。

    而此时的刘一景则是沉醉在众人的马屁之中,前朝有“海瑞抬棺骂嘉靖”,如今有“刘一景撞棺讨公道”。

    于是关于这次“辽东大捷”中杨镐是否有讳败为胜,又一次成为了双方争论的焦点。

    虽说明军的确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杨镐的屁股似乎也不是那么干净,虚报战果也是有的。

    最主要的是西北两路人马的溃败该由谁来负责?

    双方为此扯皮了数日,也一直没能弄出个结果。

    好在如今建虏已经退兵,辽东暂时并无战事,于是内阁首辅方从哲决定调辽东经略杨镐、蓟辽总督汪可受、开原总兵马林、铁岭参将李献忠、南路监军阎鸣泰入京当面对质。

    由原辽东总兵李如柏暂时统摄辽东军务,辽东巡抚周永春继续负责辽东政务。

    新书冲推荐,求推荐票,月票,追读,评论,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