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寸步不离绒花树坟园一步

    这些年我寸步不离绒花树坟园一步 (第2/3页)

,他看上眼的上级或名流显赫,他总是用双手死死攥紧,把人家双手握得很疼。当着众人,老裴夸张地与林木摇手寒暄,却只用了单只右手,他是想撑住自己的脸面。抚掌之间,象是感到昔日首长的冷淡,林木少言寡语,却有一双能穿透沧桑岁月的目光。深沉凝视瞬间,能使道貌岸然颇有城府的小人目散神离。两人目光对视的那一瞬,裴国本有些招架不住,灰黑的蝴蝶,搧起了旧日不快的记忆,把今日脑满肠肥油亮光鲜的老裴,打出一个猥琐的原形。

    吕焚云那年才刚毕业于滦州师范学堂,打点行囊回到石牌坊吕家门楼,就赶上风起云涌的土改热潮。号称七十二条胡同八十三眼井的石牌坊村,到了这节骨眼上,这位吕家大小姐感到面临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吕家亦农亦商已然传承了三辈人。到了吕焚云的父亲吕古园当家理财的年月,石牌坊村仅次于留镇,成为商贾荟萃,名扬渝水的关内首推的繁华村邑。自从村中出过几位发家致富的坐商行贾,石牌坊村人便相互砥砺、附庸效仿,借民国时期闯关移民黑土风气之先,农家子弟纷纷出关奔往锦州奉天。由游商驻柜学徒起步,驻酱园,或食杂果品、布庄当铺,银号货栈。有学成当东家掌柜的,也有买卖四时不利抱蹲返乡务农的。发家的也不在少数,荣归炫富,买房置地,蔚成风气。到公元一九四七年头上,石牌坊前后庄,业已形成七十二条胡同、八十三眼井气势规模,号称关内第一村。

    吕焚云是吕古园大老婆所生,因天资聪颖,深受父母喜爱。其父吕古园,字重九,因早年创办面粉厂,引用机器磨米磨面发家致富。赚得了第一桶金,便在家乡留镇一带广置田土、办货栈,倒动木材海产品,成为渝水典型的营商地主。

    事实上当年的土改斗争中的细枝末节,并不像后人想象的那般雷同,只有一种风景。颇有儒道之风的石牌坊吕氏家族,在七十二条胡同八十三眼井,在留镇,被视为发家楷模。吕家并没有象留镇的首富南霸天那样飞扬跋扈,仗势欺人,而是颇有人望口碑,遇灾舍药,荒年施粥,并在家乡石牌坊自任校长,出资创办新式初小学堂。当年的佃户和穷苦农民,在土改风暴来临的时候,贫农团对吕古园一家人还算客气,明面上抄家斗争,背地里还按乡村辈分,叫他吕大爹,或称吕校长。

    且不说吕焚云在滦师求学时便已熏陶了进步思想,即便如今回想起来,吕焚云也为当年的抉择深感庆幸。有时人生拍出的关键棋子,足以影响人的终盘棋局。即便私藏多年的内心隐秘,多少年后忽然惊醒反复玩味,也仍让人步步惊心。

    裙河是犁湾河的支脉。裙河是季节河,雨季里老城山南坡的山水,在石壁和大山的褶皱里,流成明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