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难得同框的画面(二合一章节)
522.难得同框的画面(二合一章节) (第3/3页)
击杀斡杰汗,解除大乘道景·霄汉神州,楚昆当即去帮助陈令风解决还留在雪山中的儒家祭礼法仪。
三清三宝洞天内,雷俊饶有兴趣看着楚昆协助陈令风镇压那儒家法仪祭礼。
墨池在他们控制下,渐渐缩小,渐渐化为一册书卷。
楚昆如今修为境界和悟性眼力同样不凡,大致看过后,向一旁陈令风言道:
“看模样,对方的布置不止两处,我先把这些带回去给掌教师兄过目,烦请陈掌门协助家师还有昆吾派张掌门几位,清理对方在别处的安排?”
陈令风颔首:“如此,辛苦楚长老往返,贫道去跟令师元长老汇合。”
楚昆目送对方离开,再跟元墨白、卓抱节都交代一声后,他观察四周。
见左右附近再无其他人,楚昆略微犹豫,但最终还是取出一尊铜鼎。
缩小后化为画册的墨池,以及先前布置在墨池周围的众多众多祭器,这时都被楚昆小心翼翼镇压在其中。
事关重大,楚昆这次没有用自己炼制的法宝星月无光旗,而是采用这尊名为九华坤元鼎的法宝。
他体悟地皇道理意境奥妙,研修斗姆坤元法箓和承天星君法象,正是源于早年得到九华坤元鼎这件法宝。
为求隐秘,他极少动用此宝。
但揣摩先前墨池和儒家法仪祭礼后,他考虑过后还是用九华坤元鼎镇压那书册和祭器,确保它们不再生出异动或被其他人引动,同时还有温养效果,保持他们不至于快速流逝腐朽。
楚昆小心翼翼返回龙虎山天师府祖庭,来到上空三清三宝洞天仙境内。
“师兄!”楚昆跟雷俊招呼一声,在雷俊面前他不介意亮出九华坤元鼎。
雷俊对此宝也不陌生:“不必取出来了,以你的九华坤元鼎镇封温养相关东西最是合适,晚些时候我再给你多加一道禁制以免为外人所扰。”
说话同时,便通过宝鼎,开始研究被封在其中的书册和祭器。
“感觉,像是用来吸引我们的障眼法。”
楚昆言道:“不过我想着凭师兄你们的手段,或能将计就计也说不定。”
雷俊:“可以一试,但说不定是更深层的陷阱。”
相较而言,似他和唐晓棠、赵蟾阳,也包括白湄和凤凰风明,都热衷于不断精进自身,给对手出难题。
许元贞和前辈祖师庄铮,都更擅长也更偏好“解题”。
唐皇张晚彤介乎两者之间。
虽然高天随几大本命仙诀看上去把诸多道门传承几乎给克死了,但真要说的话那并非他主观意愿,而是偶然妙手天成,其本人修行思路也更偏向于“出题”。
而按照张晚彤、白湄、金乌昊阳这些曾经跟郑白榆本人打过交道的高手描述,郑白榆在这方面与张晚彤相似。
追求精进自身,但也不吝于花时间琢磨对手。
相当于道家自然的儒家腹有乾坤层次悟性,为他保证了这方面的基础。
观其行事风格,未尝没有给人预埋挖坑的可能。
“但反过来……”
雷俊淡定:“做的越多不一定错的越多,可相较于少做不做,难免给我们更多线索。”
他没有从九华坤元鼎中取出那卷书册,只是说道:
“郑白榆所求甚大,或许当初在归藏入时之渊时,他所求只是那奇异晶体。
但这趟过去那方儒林大千世界后郑白榆滞留不归,现在不惜顶在前面助儒家旧学对抗魔佛传人,他该是有了更大的胃口才对。
于是他改了自己原本的计划,现在的计划更大,涉及我们这边和对面两方大千世界,甚至不止。”
楚昆深吸一口气:“……贤哲,还是皇天?”
与道家无极相对,儒家腹有乾坤和文曲星照之上的资质,名之曰贤哲。
而人间最古老修行传承之一的武道,习惯上将最上乘的五大顶尖根骨直接以上古五帝名之,纪念那个最原始最荒莽的时代,同道家先天五太,佛门无漏五根等根骨资质并称。
而与道家无极、儒家贤哲相对应者,便称为武道皇天。
正是曾经上古天宫之主,也是这世间第一位武道皇天,先天皇天。
除此之外,佛门如来、巫门太一,皆为那本是先天之前所生的资质最高成就,后天得者皆稀少,寥寥无几。
大道归真,一法通,万法通,到如此地步,彼此差距已经很有限,但通向它们的基础和道路区别则很大。
从前雷俊、张晚彤等人便猜测,二十余年前郑白榆归藏中通过时之渊所谋,多半是助他修为更上一层楼所需的阶梯。
如果说他还有更大企图,楚昆此刻第一个念头便是猜测对方是否盯上儒家贤哲或者武道皇天。
以雷俊举例。
两仪仙体、清静悟性的他也有成仙之姿。
但那和太极道体、自然悟性的他自己比起来,完全是两回事。
“当前还不确定。”雷俊摇头:“目前所知情况,先天不论,若是后天,不管我道家无极还是儒家贤哲、武道皇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人在前,后来者便都止步。”
楚昆叹气:“诚如师兄你所言,北辰先生,或者说这位幽帝陛下,所谋甚大啊。”
他收拾心情,转而正色说道:“师兄,郑、江二人合作的这祭礼法仪,我有心再仔细参详一番……或有助于我进一步揣摩时之渊那边的动静。”
雷俊为九华坤元鼎内的书册、祭器再加持一重法力禁制:
“有线索自是再好不过,旁的事你无需挂怀,师父和张掌门他们那边如有收获,也会第一时间送到你这边来。”
…………………………
儒林大千世界。
时之渊位于人间。
此刻,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衣男子正立在时之渊旁。
宇宙洪荒开辟的浩瀚伟力在其体内蕴生,动静两宜,蓄势待发,但其目光莹润,面相儒雅文质彬彬。
正是郑白榆。
他此刻视线并不望向时之渊,而是看着面前有墨字凭空而生,显化光影镜像,从中倒映出另一个气质儒雅面貌清癯但神情端方肃穆的中年男子。
“乐原先生。”郑白榆平静目视光影镜像中的此方大千世界儒家旧学领袖。
乐原先生,吴海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