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昭应尉

    第208章 昭应尉 (第2/3页)

  “我来吧。”

    他从明珠手中接过帕子,给杨玉瑶擦着头发。

    这种小温存让她很开心,笑道:“你这是又要谋官了,才能待我这般体贴。

    我可没说。

    “玉环禁止你过来,你却过来,我很满意,该给你些甜头尝尝才是。”

    “现在不乏了?

    “去,谁与你说这个。”杨玉瑶嗔道,“那昭应县尉之事,我替你打听了,你可知现在的昭应尉是何人?”

    “我认识?”

    “能任这种畿尉之人,你即便不认识,也必定听说过他的家世……现任昭应尉是达奚珣的儿子,达奚抚。”

    薛白道:“吏部侍郎的儿子,门第不凡啊。”

    “达奚珣就不说了,其妻乃是上谷寇氏,世代郡守。虽非五姓七望之列,但高门大户是真的。”杨玉瑶道:“但要谋这官位也简单,让达奚抚升迁了即可。”

    薛白沉吟道:“这主意谁与你说的?”

    “我很笨吗?平时只是懒得动脑子罢了。”杨玉瑶歪进薛白怀里,懒洋洋地道:“这般简单的办法,我哪能想不出。”

    那把达奚抚迁到何处去?

    “刊报院岂不正好有缺?他资历比你高,可谋一个七品官。”

    薛白问道:“这也是玉瑶想出来的?”

    “这不是,我替人打听时有人说的。”杨玉瑶问道:“明珠,当时谁出的主意?”

    “回瑶娘,是杨中丞说的。”

    “对,我问阿兄时,堂兄也在。”

    薛白道:“那看来,哥奴已猜到我想谋昭应尉了。”

    “他愿给你?”

    “暂时还没看到他的诚意。”薛白道:“出发前我才见过陈希烈,问我是否愿意去太”

    原。可见他们更喜欢我离得远些,出了关中最好。”

    杨玉瑶烦道:“这是非要与我的心思反着来了?”

    “高官重臣就是这样,希望一切都是由他们来掌控。”薛白道:“所以我得咬定了要长安尉直到最后一刻,否则哥奴就会觉得他是被我逼迫的。”

    “那我们怎么做?”

    “不急,让他们先提。”

    薛白已经向李珍、张咱等人打听过了,如今几个公卿之位虽然已分给了宗室,但邸报院的官职却还是完全空着。

    李隆基游幸华清宫之前没有处置此事,而杨銛、薛白等人都随驾而来,多得是时日劝圣人把刊报院所有的官职都定下来,那到时,李林甫真就是水泼不进,针扎不进了。

    “哥奴必然会比我们更先着急,等他先提出让我当昭应尉。我们再提两个苛刻条件,他才会心甘情愿把官位给我,并且觉得局面还可控.…”

    “不急,慢慢来。”

    圣人不在长安,朝政自是全都交给了李林甫。

    次日一大早,陈希烈便匆匆赶到了右相府。

    “右相昨日为何不见我啊?杨党伸手到秘书省了。”

    “因为他们伸手不得,本相没必要见你。”

    李林甫说着,冷峻的目光瞥去,意外地发现刚失了一个兼差的陈希烈脸色红润,想必昨夜睡得依旧不差。

    “可秘书省已经被压了。”陈希烈道:“韦述与右相甚为疏远,由他替我任秘书少“又如何?”李林甫道:“另设,弘文馆、刊报院,秘书省唯有修书之权,你我为监修,功劳自不会少。”

    陈希烈还待再说。

    李林甫批头盖脸叱道:“与其在此聒噪,想想你做了何事惹圣人不快!”

    “我做了何事?”

    陈希烈深知自己什么事也没做,近来除了放出薛白的谣言。

    他眼珠子转了转,惊道:“圣人莫非以为《天宝时闻》是我办的?!他们抄我”

    “够了,回去。”

    李林甫很忙。

    他代天子理国事,权力却没有天子大,得斟酌更多,本就辛苦,因薛白而起的修书、开馆、刊报,则是额外的政务,可若真让他放开胸怀、不想着去把持也绝不可能。

    故而,百忙之际,李林甫还是抽出时间,把达奚珣招来交代了几句。毕竟陈希烈丢了秘书少监一职,已不太管得到薛白了。

    “陈希烈办砸了,你去办。两点,刊报之权不能丢,薛白不可留在长安。”

    “喏。”

    达奚珣一听就明白了。

    右相对薛白有忌惮,在长安薛白有圣人与杨妃保着,不好对付,最好是能支远;

    但需要薛白把刊报之权交出来……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哄骗。

    先说好给薛白一个官职,之后给与不给,还不是操持在吏部手上?只要不惊动圣人即可。

    出了右相府,达奚珣当即回去写了一封长信,派人快马送去给三儿子达奚抚。

    快马奔出长安,一路向东疾驰,抵达昭应县衙还未到中午。

    昭应县城与华清宫相接,这日城中热闹万分。

    须知,圣人每年到华清宫,往往一住就是数月都不回长安,有时驻跸半年之久。

    在此期间,骊山、华清宫、昭应城,便形成了一个如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