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绮念

    第480章 绮念 (第2/3页)

    李腾空不喜欢这些权谋,却还是为薛白问道:“此言怎讲?”

    “忠王为储君几载?庆王为储君几载?北平王封爵至今,又几载?”独孤问俗道:“何况圣驾既是假的,圣人既未真的封赏过他,他又岂是北平王?在知情者眼中,他依旧是薛白,不是李倩啊。”

    “你怎知圣驾是假的?”

    “我了解忠王,他不敢,也不会在此事上说谎。”独孤问俗缓缓道:“天无二日,眼下的大唐,只需要一个圣人。”

    李腾空起身,要走出去,却又停下脚步,道:“在你眼里,李亨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大唐最适合的储君,孝顺、隐忍、贤明、心忧社稷、虚怀纳谏。”独孤问俗回想着入仕之初在长安的岁月,依旧怀念彼时李亨的风采。

    “或许是个好储君,却不堪为君。”

    李腾空忽然开口,以有些冷峻的声音,打断了独孤问俗的话。

    “他的隐忍从来不是因为孝顺,而是因为他的懦弱与自私,他终日躲在阴暗中与阉人、妇人谋划,汲汲营营,只为保住他那可怜的储位,目光短浅,看不到除此之外的任何事物。”

    这些话,李腾空很熟悉,因为她阿爷时常在家中这般评价李亨。当时,她对此非常厌恶,认为阿爷完全出于私怨,可如今她却发现,她阿爷看人竟是准的。

    “他若真的心忧社稷,该做的不是迫不及待地称帝,而是率军解了长安之围,堂堂正正地登基;他虚怀纳谏?纳的都是身边宦官们劝他维护私利、搅乱天下大局的谏……”

    她脑海中再次想起了李林甫掷地有声的话语——

    “这样的人,能让他登上帝位吗?!”

    时隔多年,父与女,竟是终于在曾经互不理解的事情上达成了共识。

    独孤问俗愣了愣,喃喃道:“你……果然是李林甫的女儿啊。”

    在他看来,这是一句骂人的话。

    ~~

    另一间牢房里,崔众很快便招了。

    “我若说了,你们能答应饶我的性命吗?”

    “可以。”

    “接下来不在于王承业如何做。”崔众低声道:“李光弼将进入长安,扣押庆王、薛白,以及假冒的圣人,迎新君归长安。”

    “你说……李光弼?”

    “是啊。”崔众虽被绑在刑架上,眼神中却有笑意,道:“没想到吧?李光弼早已做了选择。否则,王承业怎么会答应让他领兵支援长安。”

    李腾空道:“我不信,李光弼是薛白举荐到河东的。”

    “那算什么?他早年间在陇右从军就受过忠王的恩惠,莫忘了,他是由王忠嗣提携上来的,而当时,王忠嗣还是忠王义兄。”崔众道:“这次,李光弼一心要救长安,顾全的是社稷大局,他与王承业保证,一定除掉逆贼,尽快还天下太平。这逆贼,也包括庆王一系。”

    “你所言,有证据吗?”

    “李光弼之所以做此抉择,乃是收到了忠王身边的谋士李泌的书信,晓以天下大义,他遂往灵武写了奉表,王承业方允他粮草辎重,让他出兵。”

    崔众说完,终于忍不住露出了笑容,问道:“怎么?你们没想到吗?真以为李光弼是站在你们那一边?”

    刁丙遂上前,又给了崔众一个耳刮子。

    “让你说什么就说什么,别说没用的!”

    崔众吃痛,低下头,也许在心里咒骂着他们这些人早晚也要完蛋,嘴里却不敢再乱说。

    “李光弼追回了颜季明不假,但并非是反对忠王,而是认为可等击败了关中的叛军再谈,他调走李晟,也并非是兵力不足,而是为了不让李晟再占着土门关,换言之,河东各地皆已承奉忠王为新君……除了解州。”

    ~~

    最后一间牢房里,当听到“李光弼”的名字,李史鱼长叹一声,道:“看来,崔众都招了?”

    “不错,你招或不招,结果都一样了。”

    李史鱼久久不语,末了,笑着点了点头,道:“是啊,结果都一样了。李光弼入长安城之日,便是逆臣伏诛之日,也是天下太平之日!”

    ~~

    长安。

    才解了围,长安城便恢复了生机,连原本沉闷的太极宫也多了些欢声笑语。

    梨园又有了曲乐,只是风格却一改此前的雅致优美,成了雄浑的破阵乐。台上则是一群穿着红色武士袍的女子正在舞剑。

    她们都是公孙大娘的弟子,为首的李十二娘如今已长成大姑娘了,扮相十分英气,束发戴冠,不见半点女子的娇气。此前守城,她是真的上了战场,且杀了不少敌兵的。

    公孙大娘却已老了,正坐在台下,与杨玉环说着话。

    “庆功宴定是要办的,只是北平王似乎不太想再加场演出。”

    “为何?费心排了这场剑舞,此前不便演便罢了,庆功宴上还有何不妥的?”

    “想必是顾不上吧,如今城中粮食不足,听闻北平王正发愁。”公孙大娘道:“还听闻啊,叛军也未真的退去了,往西边合力,准备与王师决战了。”

    说到这里,站在杨玉环身后的谢阿蛮插话道:“这场庆功宴,也是迎李光弼入城的接风宴。北平王一心只有李将军,想必是懒得理会这里。”

    “你问他了?”

    “弟子……没有。”

    杨玉环遂用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嘟囔了一句。

    “还说要还我一个歌舞盛世。”

    她今日穿了舞裙,原想着排了剑舞自己也跳上一曲,听得她们这般说,颇觉无趣。

    恰此时,却有小黄门过来,低声禀道:“贵妃,圣人在万春殿设宴。”

    闻言,杨玉环神情一动,猜想,圣人如今可不会设宴,来的必是薛白。

    “不急,且回去换身衣裳。”她有心熬一熬他,又招过张云容,吩咐道:“你去,让典膳房给御宴多添几壶酒。”

    待杨玉环摆驾到了前殿,果然见是薛白。

    殿内摆着一张御案,一张小案几,御案上摆着酒壶、酒杯,里面却已是空的,薛白独坐在小案后,正拿着一张胡饼在细嚼慢咽。

    显然,他方才已经与圣人、高力士谈过了。

    “没有我的位置?”

    “长安刚解围,物资还不充裕,请贵妃再忍耐一二。”

    “你们先下去吧。”

    “喏。”

    “你好大的胆子,邀我私下相见。”

    薛白道:“暂时而言,长安城我还能说的算,过阵子就未必了。”

    “是是是,北平王风光无两,权倾朝野。”

    杨玉环负手走了几步,到了他案前,捧起那酒壶,轻轻摇了摇,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