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国工匠

    第12章 大国工匠 (第2/3页)

您要是走了,您觉得我还能留。”方原气得把尊称又给用上了。

    “我说的走,是死了。我都社会学死亡了,留个遗愿,难道还没有人愿意帮我实现?你叫我老头儿,人家可都喊我总设计师的。”

    “你真的,会为我做到这种程度?”方原一个郁闷,尊称又跟着不知所踪,将信将疑道:“你早知今日,干嘛阻止我上月球?”

    “我阻止的是小娃娃,不是你。”梁天解释了一遍。

    “到现在还偷换概念有意思吗?”

    “小方原,我现在和你说不明白,就像当年和你爸爸妈妈说不明白一样。”

    “说不明白就开始针对和关停实验室?”

    “我无意为自己辩解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可以等有了脑组再慢慢寻找和分析。等我走了,我把我脑组里的记忆模块,也一并分享给你吧。”

    方原被惊到了:“你要把你的记忆模块分享给我?”

    实验室版的脑组是有记忆模块的。

    对于梁星火这种先天植入的人来说,这个模块就是用来增强记忆,让她具备过目不忘的本领的。

    老年植入实验版脑组,记忆模块就是用来预防老年痴呆的。

    因为预防性的每一条记忆,都需要反复训练,模块里面能储存的内容就不会太多,通常都会是那些最不愿意忘记的事情。

    方原这会儿要是能够植入,不早不晚的,过目不忘和预防来年痴呆两边都不占。

    过目不忘来不及,预防老年痴呆的功能还需要很多年之后才能开始运行。

    要是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能把梁天的记忆模块分享过来,那就等于继承了梁天的毕生所学的精华。

    记忆模块只能分享一次就会自动销毁。

    方原很难相信,像梁天这种一心为自己家人谋福利的人,怎么可能选择把记忆模块分享给他而不是梁星火?

    梁天看出了方原的震惊和怀疑,出声回应:“算是对你的一个补偿吧。你爸爸妈妈的事情,我虽然无愧于心,却也难辞其咎。”

    方原盯着梁天不说话,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探查梁天说的是不是实话。

    “小娃娃,你现在还有兴趣听,飙车那件事情的后续吗?传记里面没有写,我的记忆模块里面也不会留存。以后梁星火要是想听,可就得你和她说了。”

    听完这番话,方原的心里面,忽然就开始有点慌。

    或许,梁天真的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坏?

    可是,那几个不可逆转的破坏程序,都已经执行完毕。

    现在没有任何表现,是因为计划忽然停滞不前。

    怎么办?

    方原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处理眼前的事情,说道:“有兴趣的。我拿个笔记本过来记。”

    梁天拿着方原的笔记本看了看,感叹道:“这年头,会带纸和笔的年轻人,也就只有你了。”

    ……

    ……

    ……

    梁天出生在上海杨浦工人新村。

    如果要把和航天结缘的时间,尽可能地往前推。

    就可以推到梁天呱呱坠地的那一秒。

    他家里的上海144电子管收音机,传出了东方红一号颤颤巍巍的电子信号。

    144电子管收音机,算得上是收音机界的一个传奇。

    一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发烧友在收集。

    这款收音机的维修攻略,更是由一代又一代电子管收音机爱好者传承下来,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销声灭迹。

    有点像是20世纪占统治地位的黑胶唱片机,老骥伏枥,历久弥新。

    能够在1970年,拥有一台144电子管收音机。

    和2020年代的人,拥有一台车,是差不多一样的概念。

    甚至可能还要更奢侈一些。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当时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被概括成了【三转一响】。

    三转,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一响,就是刚刚提到的收音机,这其中,又以上海144电子管收音机为佼佼者。

    那时候,人们评判一个家庭是否富足,就看这个家庭是否拥有【三转一响】这四大件。

    1970年梁天家所在的工人新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