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岂期于此刺探漫

    第十六章:岂期于此刺探漫 (第2/3页)

具尸体,穿的都是卫士服。走近了一看,一个小川内,一片狼藉,卫士的尸体、马贼的尸体都有,而那几辆大车却都不见了。李如风到处搜索,发现了一处延伸出去的车辙,便顺着车辙往前探路,又顺着车辙走了大约半炷香的功夫,进入了山里,车辙消失不见,却留下了一串串因故意掩盖脚印而导致的泥土翻新痕迹。李如风哼了一声,寻迹而去,不知不觉已经上了山。奇怪的是,在离山脚六十丈处,上山的路径突然向左转,而痕迹则突然消失不见。李如风仔细查看,除了看到右侧有一座供行人歇息的亭台之外并没有发现路上有什么异常。难道是这群马贼把车辙都抹去了?那也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有。李如风想了一会儿,不知到底如何,寻思着,且上了山顶再说。

    一路上山,李如风并没碰到什么情况,只是在山东南方的石壁上,发现一座天然而成的观音像,与别处不同的是,这观音像是反背而坐的,佛像两边一幅谒语“问大士为何反背,劝世人及早回头。”让人暗暗称奇。

    再行4里路程,到得山顶,只见竟藏着一座古寺在茂林中。这古庙看起来修建时间颇为久远,虽然不大,却也颇具气象。庙宇正门上分明写着“观音山寺”四个大字。

    李如风信步走进去,只见正殿中立着一尊佛像,却是依山腰的反背观音像塑造而成。李如风穿过殿堂,在寺里到处转了转,却是一个人都没有。难道这竟是座不受香火的寺庙?李如风隐隐觉得这与那官军被杀、货物被劫之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一边往寺庙后面山的最高处走去,一边思索,但却怎么也找不到这其中的问题所在,正兀自懊恼,一抬头往山下看去,猛然发现这山有些奇怪,山势呈“丁”字形。

    只见这山山腰上有几处地形往内向凹进去,特别是方才上山来的那个方向,有一处似乎是一条深涧,深涧的两边非常陡峭,而且树木茂盛,外面很难看到里面有什么。而那里刚好离刚才车辙消失的地方不远。李如风又想到这寺内也不像无人居住的样子,明显不合常理。

    直觉告诉自己,那深涧中定是有人的。李如风便决定先到那里一探究竟再作计较。下了高台,李如风便奋起脚力,朝山腰的深涧奔去。只一盏茶的功夫,李如风便到了那深涧西边崖壁上。他仔细看了看,发现这路的周围都是灌木丛,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斟酌了半晌,李如风还是决定下到涧中探探究竟,便纵身一跃,顺着崖壁上的藤蔓、灌木下到了谷底。只见下面一片平地,竟比涧口还开阔,只是并不明朗,上面的亮光星星点点的洒下来,照在一片湿润的土壤上,中间一条小溪穿过。小溪旁边明显有人活动的痕迹。

    李如风大喜,循着小溪往上游走去,走不多远,小溪越来越窄,而地面越来越干燥、越来越平整,一看就是有人经常走过。李如风不觉小心起来,一步一探。走不多远,突然看见对面崖壁上好像有一扇门。

    李如风施展轻功越过小溪,到得门前,仔细一看,果然是扇石门。这也奇了,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