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将军挺戈出

    第十七章:将军挺戈出 (第2/3页)

许,抓住藤蔓朝上攀爬。

    那“将军”奔到藤蔓下边,见李如风已顺着藤蔓跃上了三丈多高,眼光一闪,不疾不徐,抓住藤蔓,用力往下一扯,藤蔓被从根部扯断。

    在藤蔓上的李如风只觉藤蔓突然往下绷直,暗叫一声不好,松了手,人往下坠了三尺高,幸而手快,抓住了左边一棵灌木,往下一看,只见那“将军”正踏着峭壁往上飞升,速度之快令人心惊。

    李如风不敢大意,手脚并用,又往上跃了丈许,脚踏一棵灌木枝,续力之后又在峭壁上点了几点,翻上了崖壁上面的平地。

    身后的黑影在靠近,那厮这么穷追不舍定是为了那帛书,李如风边奔走,边这么想着,反正那帛书的内容已经记下来了,又不知道什么意思,况且,那群毛贼都是些蠢货,肯定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就给他们也无妨,回去再将那首谒好好琢磨一番便是,现在就没必要和他们在这里纠缠。想通这一节,李如风从袖中取出那帛书往右边山上一扔,身形往左拐,飞奔下山。

    那“将军”看着李如风扔出了帛书,楞了一下,眼角挤出一丝冷笑。一边朝帛书方向跑去,一边俯身摸了几块小石头,待捡到帛书后,又朝李如风追去,边追边连珠似的发出石子,击向李如风。

    李如风只觉身后嗖嗖冷风,突然后背、右腿阵阵刺痛,身形一滞,脚步用不上力,已是速度大减。回头见那将军已经逼近,看样子自己是跑不过了,与其浪费时间再跑不如就此一搏,若能在那些小喽啰赶到之前制服那“将军”,也是无虞的,说完剑已在手。

    那“将军”见李如风突然停下来,不禁有些惊奇。“你是何人,敢深夜刺探本将军,莫不是找死?”

    李如风陪笑道:“在下听说这山上有座宝刹,特来游历,不想迷了路,误入将军宝地,真是多有得罪。”

    那“将军”见李如风服了软,心下虽然不信,但嘴上却笑道:“哈哈……山顶倒是有座观音寺,你不往山上走,反到这山间谷底,恐怕不仅仅是迷路,倒像有点上下不分啊”

    “将军说笑了,在下确实是迷了路,将军若执意要留,那我只好得罪了”,李如风不敢再纠缠,便主动出击,一招“北雁南飞”,手中剑斜斜递了过去。

    那“将军”不紧不慢,后退几步避开了剑锋,一侧身,手肘震开剑锋,飞起右腿,踢向李如风腰部。

    李如风脚尖点地,整个人从左到右、再往下旋了一圈。

    那“将军”一脚踢空,右脚落地,身子猛地前倾,双拳突破剑锋,鼓点般向李如风砸去,虎虎生风。

    李如风倒持剑柄,堪堪接了数拳,双臂已然酸软,不敢再接拳,但又无法避开,竟是落了下风。这时,那些马贼也都赶到了,看着他们的首领占了上风,齐声呐喊助威。

    李如风心下着急,右手发力,身子凌空滚转,剑锋刺开那“将军”拳路,左掌击地,腾地站了起来,长剑顺势递出。

    那“将军”反应也是极快,上盘后拉、站起,拳变掌,劈开剑锋,与李如风对峙着。

    “阁下好剑法,却不知是五岳何派?”

    李如风一惊,一草莽中人竟还识得儒门气宗剑法,当真不简单。只是如今五岳遭难,未免多生事端,只能含糊道“将军拳法更是精妙,还未请教尊称。”

    “哈哈……本将军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陈名全忠,字兴汉。”想了一会儿,又道:“我听闻当前五岳各派内忧外患,阁下既不肯说出师承何门,那就只能随我进洞了”。

    他这话看似用强,但其中隐隐有招揽之意,但因不能确定身份,也不好贸然相邀,这其中的意思,李如风岂能看不出来。眼下脱身已是不可能了,不如且随他们进去再作打算,或许还可以探得有关那首谒更多的东西,只是如此必定会误了行程,希望方凌燕他们能自行其便才好。想到这些,李如风便也不再作态了,“在下衡山李如风,既然陈将军相请,敢不奉命?”

    听说是衡山的,陈全忠眸子里的精光豁然闪了一下,哈哈大笑,作了个请的姿势,将李如风让了过来。众马贼看着架势,纷纷让道,跟在了后面,往崖壁边走去。

    到了崖顶,陈全忠驻了足,道:“敝处简陋,还请李兄委屈一下”,说完纵身一跃,到了谷底的溪涧边。李如风摇头苦笑,跟着纵身一跃,也到了谷底,只觉刚才被石子击中的地方隐隐作疼,膝盖也有些疼痛,身形已不太自然了。陈全忠看在眼底,却又道了声“请”。众马贼有功夫高一点的也借着枝蔓跃了下来,有的则攀着树木慢慢爬了下来。

    闹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