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终章):问天下谁是英豪

    第九十五章(终章):问天下谁是英豪 (第3/3页)

楚国国力大幅提升;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夺位,平定四方,造就贞观之治;元世祖忽必烈夺兄之位,建立大哉乾元。

    成败兴衰,自有天意,故不能因一举而偏废。今上虽有靖难之事,然能励精图治,北却残元,安定黎庶,实属难能可贵。况今天下,人心安定,一旦天子蒙尘,九州震动,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前人已造之孽,千万莫要让今人后人再受。

    风一程、水一程,彼时之人自有彼时之运,今日之水,怎可解往日止渴,几位都是当世英豪,亦当有大胸襟,若能放下仇恨,必能收获善根,于己于国,皆为上上之福,望思之。”

    这一席话,从国家大义、黎民百姓出发,不得不让方凌燕等人陷入沉思,今天要杀了朱棣到底是对还是错。

    朱棣也大受震动,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没想到,自己的一生,就被这和尚定论了。

    徐英又继续道“两位施主今日只为杀人复仇而已,若是还不能释怀,就请将仇怨都归于贫僧,贫僧愿以一死求得二位放下刀剑、立地成佛,求得列位放下仇怨、握手言和。”

    方凌月闻言,犹不甘心,抓起李如风的剑便朝徐英刺过来。

    徐英也不躲闪,双手合十,面带微笑、坦然受死。

    方凌月心中一紧,剑至徐英胸口,还是停住了,随后手一软,剑掉在了地上,她也撇过脸,闭上眼睛,曾经的痛苦记忆已经模糊了视线。

    徐英微微一笑,又缓缓转身,看向朱棣道:“陛下是英明之主,当知人心之重。这位施主既不愿伤了贫僧,即是不愿再与陛下为敌。贫僧能侥幸留下一条性命,已是佛祖眷顾,但贫僧不敢苟活,情愿一死化解干戈,也恳请陛下放过此二人,如此,天下臣民必感念陛下宽怀之德。”说完,竟抽出一把匕首刺进自己胸膛。

    徐英大师以一把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其所说所为,却感染了很多人。

    朱棣毕竟是一代雄主,此时也就坡下驴,命人撤开包围,放了四人离去,并派人将徐英好生安葬。

    只是,李如风却没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由于伤势过重,失血过多,他只能长眠在一处不知名的土丘上。

    方凌燕手握李如风交给她的“惠”字佛珠,若有所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下本就非一人之天下,既是天下人之天下,应由天下人共治之。”

    此后,方凌燕心境大变。她选择了一个人偷偷离开,她要去看看,这个天下,到底是不是真如徐英大师所说的那样太平无事,她要亲眼去验证,自己没能杀掉的那个人是不是真的可以不杀,在此之前,她不想裹足于儿女私情,或许哪天看清楚了再回来罢。

    两天后,朱棣接到报告,经过清算,有五车从多云山上运下来的金银财宝不见了,同时消失的还有十多名巡检弓兵,经查,那些巡检弓兵都是白莲教徒,他龙颜大怒,命慧成大力搜查,侦破此案,追回宝藏。

    方凌燕的不辞而别,让冯延朗不知所措,他到处追寻,却始终没能与方凌燕见上一面,他不明白,方凌燕为何不愿再见自己,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千里同风去,与君燕双飞”,而今孤身一人,他的燕又在哪里,于是终日混迹街头,一边借酒浇愁、一边苦练武功。

    方凌月则找到景云鹏,一起回到南天竹舍,一边修习武功、重振儒门,一边寻找姐姐方凌燕。

    四年后,唐赛儿嫁给了林三,随后不久,林三在一次组织教内活动时被官军杀害。

    又不到一年,唐赛儿在山东统率教众数万人起事,攻击官府,一时声威大躁,但是不到一个月便被官军平定,唐赛儿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