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赤乌

    第506章 赤乌 (第2/3页)

开采访,在镜头前捏着拳头大喊道:

    “世界民众绝不会忘记核武器曾经给人类带来多么可怕的伤害,任何,任何对其使用限制的松懈都是危险的,我们依旧呼吁,全面销毁核武器,放弃可怕的互相摧毁战略!”

    在记者们面前高谈阔论一番后的高须幸雄回到车里后疲态尽显,他也已经是过70岁的老人,是时候该递交辞呈了。

    倒是这个时候侍从告诉了他一则消息,由多国专家组成的富岛污染调查小组已经抵达江户,总共来自七个国家的13名专家,一落地就立即开始了污染评估工作。

    ……

    秦岭。

    在山脚下的森林中被隔开一片区域,用钢结构搭建起了一座中大型体育场大小的建筑,只不过只有框架。

    如果用无人机从上空俯视看去,还能发现这个结构整体呈勒洛三角形,在茂密的森林中极其显眼。

    森林中的板房营地里,带着蓝色工程帽的丁必筠几乎与施工的工人看不出来什么差别,几个月来他就在森林里现场监督着逐日工程首个地面接收天线阵列的建造工作。

    这个名牌大学的教授脸上皮肤变得黢黑,身形也消瘦了不少,但眼睛里还熠熠闪烁着光芒。

    就在昨天一枚长征七号甲火箭将第一批试验空间发电卫星“赤乌一号”送上了同步转移轨道,其实就是一堆太阳能板。

    逐日工程启动以后,航天局又把几个总工“赶”出去成立了一家专营太阳能电池的民营公司,为逐日工程生产所需的超大、超寿命高效率太阳能电池。

    随后新远也对以“夸父”作为名称的这家公司注资,在8月份生产出了第一批试验用的太阳能电池:

    K1型折叠式超大面积太阳能电池:单个展开尺寸11.8*11.8米,有效面积近140平方米,发电能力56千瓦,总重约348公斤,每平米发电量0.4千瓦。

    以长征七号的运载能力这次送上去的试验卫星带有8个K1电池,抵达静止轨道后环形展开,中间则是最关键的微波发射装置,整个卫星质量11吨,理论发电能力448千瓦,理论传输到地面的电力为410千瓦,传输效率91.5%。

    现在发射上去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