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王府的第一个女人

    第370章 王府的第一个女人 (第3/3页)



    没错,这里只需要家世清白,理论上来说佃户家的女儿都可参选。

    但经过两百年的发展,现在形成的惯例便是,唯功名在生员和举人之家才可应选。

    京畿及附近府县,举人秀才自是非常至多,但家中有适龄女子者却不太多,有适龄女儿愿意参选的也不太多。

    毕竟文人士大夫和皇家结亲,三四代便无科举入仕的机会。

    最关键的是,参选后有极大可能落选,却会被扣上攀附皇家的帽子,很容易被同窗旧识疏远,于仕途更是大大的不利。

    有人能参选而不愿选,也有人想参选而怕不得。

    自从上元节之后,宝钗就有些魂不守舍,每日都在不安与焦躁中度过。

    和她一样的还有杨静婷,只因如今礼部已颁了选妃令,皇后却还没与她提起此事。

    杨静婷属于勋贵之家,直接被排除在参选范围内,情况比宝钗还要糟糕一些,非得皇帝降旨才能参选。

    最关键是,她俩如今是公主侍读,要想选王妃都得征求皇后同意,自作主张那是悖逆之举。

    如何跟皇后表明心意,成了两个女孩儿的难题,导致她们都挺难受。

    但宝钗已拿定主意,还是打算让母亲走元春路子,以太子妃的名义向皇后推荐她,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强。

    可惜,宝钗不好直接向元春表明心意,一则她去说自己婚事会很尴尬,二则也显得不够正式。

    最好的办法是,由薛姨妈代表薛家向元春表明意图,如此元春才算是正式帮忙,外界也会认为是她促成薛家结上皇亲。

    事实上,即使宝钗想跟元春表明心意,最近一段时日也绝无可能。

    上元灯会结束太子便病倒了,皇后特意给元春下了懿旨,太子痊愈之前她可不必进宫请安。

    前天,是宝钗最后和元春当面说的机会,可惜她今天才下定决心。

    “还是传话给母亲,让她请贾家老太太说话,元春姐姐定会帮忙!”宝钗定下了计策。

    通过这一过程,贾家和薛家联合会更紧密,这也是姻亲结盟的正常操作。

    给家里传信,对宝钗来说并不困难,只因她在宫里结识了不少宦官,这些人都是可以出宫去的,带一封书信毫无问题。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些人可以出宫,也给京城许多人带来了麻烦,毕竟这帮宦官很喜欢找人“借钱”。

    在宝钗为自己终身大事奋斗时,此刻南城的某处院子里,可卿在最后回望宅邸。

    三日之前,秦业父子便去了流放之路,好在朱景洪一番运作之下,秦可卿得以见了亲爹一面。

    临别之际,秦业反复嘱托可卿,让她要设法搭救秦钟。

    至于可卿有无此能力,秦业其实一点儿不担心,可卿没有襄王殿下有就行了。

    “姑娘,咱们走吧,外面公公还等着呢!”

    见可卿怔怔出神,宝珠在一旁提醒道。

    秦家原本的仆婢,如今真的遣散一空了,唯宝珠瑞珠被留下。

    “走吧!”可卿转过身来。

    两个丫头一左一右陪伴下,可卿走出了垂花门,这里已有一顶轿子等着。

    这时一名小宦官出现,勾着腰说道:“姑娘您请!”

    可卿也不迟疑,迈步便进了轿子。

    “启程!”

    一行出了门去,便往北面方向赶去,他们的目的地是王府。

    没错,为保证可卿的安全,他把人安置到了王府。

    再过不到两个月,朱景洪就要出宫居住,届时便能与其“团聚”。

    换句话说,可卿是第一个进王府的女子,只是暂时没有名分而已。

    因为此前大案,襄王府匾额已被撤下,原先匾额处用红布遮掩着。

    可卿如今的身份,自然不能从正门进王府,轿子被抬到了西侧便门,然后她才得以进了王府去。

    如今王府亦有兵卒守卫,他们隶属于五城兵马司,再过些时日就会被撤下,自会王府侍卫来替换。

    襄王府很大,里面可居住的房间院落很多,可卿被安置在后王府以北花园,这里面有几处别院可以居住。

    “姑娘,此地一应供应,自会有人打理,姑娘不必忧虑……若没别的吩咐,奴才就回去复命了!”

    看着眼前的小宦官,可卿说道:“替我转达十三爷,爱护之情,小女子感激涕零!”

    “小人明白!”

    这时可卿看了瑞珠一眼,后者会意拿出了一个银锭,塞到着小宦官手中说道:“往后啊……可得劳烦公公多加照拂,这点儿银子公公拿去买茶喝!”

    银锭不大,但也要十两左右,对这小宦官来说也算巨款,后者心中可谓万分的高兴。

    “多谢,多谢了!”

    关于“上元十二时辰”,本来作者是想长写,剧情也都设置好了。

    但大家都说太水了,所以只能删减去了。

    一则遂大家的心意,毕竟在这里在水十几二十章,大家非得骂死我;

    二则作者自己也觉得,在如此完备严密的防范下,白莲教本来也没有起事情的机会,真这么写了反而不太真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