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最恐怖雷劫结束的波澜不惊

    第417章 最恐怖雷劫结束的波澜不惊 (第2/3页)

跳起来之前就开始凝聚查克拉。

    只是辉夜的感知范围远比羽衣远,她观察到了更远处的第二波暴风,甚至更远的海啸,并且顺着这一波波的风暴找到了这一切的源头。

    她甚至感应到了那个超级生命,并被完成晋升后爆发的璀璨生命光辉所震撼。

    大筒木辉夜知道对方完成了晋升,也因此知道灾难将会有九波,她知道九波冲击共计18次冲击都必须挡住。

    因为知道了全部的情况,所以她无法像儿子那样全力以赴。

    这种世界末日般的灾难,只要有一次阻挡失败,辉夜国度就会遭遇重大伤亡,之前所有的努力也就全都没有了意义。

    她冷着脸说道:“相比于风暴,其实海啸还是比较好应付的,只要我抬升海边的土地高度,就能够轻易的挡下。”

    “只要能够抬升一千米,就能保证绝对没有问题了……”

    大筒木羽衣和大筒木羽村面面相觑,抬升陆地一千米的高度,说起来只有十个字,但做起来却比登天都难。

    至少,大筒木兄弟是做不到的。

    身为血迹网罗的大筒木辉夜能够做到,但也一点都不轻松,必须借助神树提供的查克拉才能够做到。

    陆地的抬升造成了整个大陆出现了震颤,不知道多少地方因为板块岩层折断爆发地震,不知道多少死火山和活火山轰然爆发。

    大地震、大喷发本身也是天灾,各处都出现了死亡,而且死亡的人数规模巨大。

    但大筒木羽衣和大筒木羽村都没有指责母亲,因为这是绝对必要的牺牲,不然就必然死去更多的人。

    经过14分钟的震荡,整片大陆的边缘凭空隆起了一千米,形成了阻挡海啸的防波堤。

    抬升的速度太快了,大筒木辉夜累的脸色发白,但她只是深吸一口气,就操纵神树开始施展术式。

    神树的战斗力和十尾的战斗力差距极大,神树的反应速度尤其的差。

    但神树也不是所有方面都差,至少它的查克拉量远比十尾形态大得多。

    只要不是争分夺秒的进行战斗,辉夜通过神树施展术式,就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至少比她自己独立使用的威力大百倍千倍。

    这是质的差距。

    神树积蓄查克拉到位后,随着大筒木辉夜的心念一动,以神树为中心360道风遁·风刃,以1度的角度差散射开来。

    风刃在三千公里外与第二波风暴遭遇,在环形的风暴上切开了360个巨大的缺口,并继续扑向第三道风暴。

    风刃经过的轨迹就是低压区,被切碎了的风暴环上出现向后拖出的低压区,自然会引导风暴转向,并在低压区相互撞击。

    整个风暴环就此解体,就地转化为海上的环形风暴带。

    大筒木羽衣被母亲的操作惊呆了,他从未想到过自己笨拙的母亲竟然能够做出如此精妙的操作,简直是叹为观止。

    这当然不是大筒木辉夜的本事,而是大筒木一族向所有成员普及的,用来开发新世界的基本技术之一。

    经过700年前那次失败的战争,辉夜深刻的明白了自己作为大筒木一族,更适合以世界为敌对单位,而不是和自己儿子这样的个体敌人战斗。

    她的天赋不在这个上面。

    其实她早就想在儿子们面前展示自己的力量,让儿子们知道自己的母亲有多厉害,以后不要再打反抗母亲的小心思了。

    毕竟只有儿子们都服从自己,才能在对抗大筒木一族的敌人时,成为自己的助力而不是拖后腿的。

    谁知道居然等了足足700年,她才等到了合适的机会。

    不得不说,这效果是杠杠的。

    大筒木羽衣和大筒木羽村都被镇住了,心思深沉的羽衣甚至怀疑,700年前的那场战争中母亲对自己放水了。

    他深感后怕,一瞬间不知道多少计划直接覆灭,更多的计划被拦腰斩断。

    在弄清楚大筒木辉夜究竟有多强大之前,大筒木羽衣决定,绝不考虑和母亲翻脸这件事。

    大筒木辉夜操纵神树,成功的对抗了六波风暴,她抬升沿海陆地制造的防波堤,也顺利抵御了六波海啸。

    但她和神树也终于到了极限,再也无力施展世界级术式。

    此时,因为六波海啸造成大量的海水在防波堤前堆积,海平面的高度已经提升了数百米,第七波海啸的高度竟然超过了千米防波堤。

    大筒木辉夜的脸色大变,大筒木羽衣和大筒木羽村也都意识到了问题严重。

    此时的大海已经如同地上海,海面的高度超过陆地数百米,一旦被海啸越过防波堤的顶部,防波堤就有可能被冲刷出缺口。

    辉夜的术式还是太粗糙,硬生生抬升地表时难免用力过猛,防波堤上因此密布着巨大的裂缝。

    正常情况下,高度达到千米,厚度甚至超过十千米的大堤是绝对安全的,这么大体积的防波堤,只靠自身质量就能保持稳定。

    但当防波堤的外面出现了数百米高度的海水,在巨大的压力下,大堤内部的裂缝就是致命的隐患。

    大筒木一家意识到了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