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特别的电影,特别的开头

    第283章 特别的电影,特别的开头 (第3/3页)

,平时放学了或者节假日的时候,他们也会到工作室那边学习跟排练。

    周彦他们上台之后,也都是非常放松地聊着天,说着一些拍摄时候发生的趣事。

    另外,其他人也不可免俗地会吹捧几句周彦。

    导演组的几个成员倒还比较收敛,而几个主演就没什么顾忌了,特别是王学圻,非常会来事,只要话筒到他手里,必须要吹周彦两句。

    关键是王学圻发言的时候一本正经,中气十足,拍的马屁都是落“股”有声,饶是周彦脸皮厚,也都被他吹得脸色发红。

    “周导的电影,每一幅画面,每一段音乐,都让观众享受……”

    听王学圻越吹越离谱,周彦赶紧给主持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时间不早了。

    主持人心领神会,立马笑着说道,“感谢王老师的分享,接下来……”

    后面一个环节是记者采访,现场的媒体记者们早就急不可耐,到了这个环节纷纷举起手来。

    先是点了两个国内的媒体,问的都是跟电影有关的问题。

    第三个点的是一个霓虹的媒体,对方被点到之后,非常高兴,笑着说道,“周彦先生,今天不仅仅是《放牛班的春天》首映的日子,也是你的第三张主题音乐专辑《雨霖铃》全球发布的日子。众所周知,你现在是霓虹最知名的音乐人,在霓虹有非常多的乐迷都在关注这张专辑。我想代表霓虹的乐迷问一个问题,请问这张专辑为什么叫雨霖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么?”

    虽然今天是《放牛班的春天》首映典礼,但是霓虹记者问出这个问题,现场众人并没有感觉有任何问题。

    周彦拿着话筒,点头道,“非常好的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对在座的大部分人来说,并不算是个问题。雨霖铃是一个词牌名,原本是唐朝的教坊名曲,表达的就是爱之离愁别恨,我的这张专辑,主题也是如此,里面收录的曲子都是与离愁别恨有关。除了《共饮长江水》这种之前大家听过的曲子之外,还有几首是《理智与情感》里面的曲子。另外,像《第六感》里面的部分曲目也被收录了进去。当然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新曲子。”

    霓虹记者非常认真地记着周彦的回答,随后又开口道,“我还想再问一个问题,你明年有去霓虹开音乐会的打算么?你已经有两年没去霓虹开音乐会了。”

    周彦笑着说道,“我这两年本来也没有开几场音乐会,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明年我们乐团大概率会去霓虹。”

    问了两个问题,这个霓虹记者也挺满意,笑着坐了下去。

    这次周彦给媒体留的时间还挺长的,足有半个小时,该问的问题,记者基本上都已经问了。

    有些不该问的问题,周彦也都没有回答。

    等到提问环节结束之后,韩三坪作为嘉宾代表上台发表致辞。

    等韩三坪说完,主持人就宣布观影开始。

    整个典礼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到电影开始放映的时候,已经快六点了。

    大饭厅的窗帘都被拉了起来,灯光一关,整个厅变得一片黑暗,现场的观众也安静了下来。

    很快,幕布亮起,播放起了片头。

    等到片头结束,幕布又暗了下去。

    起初,观众们并没有在意,因为很多电影一开始的转场都是“黑屏”,正片马上就会出现。

    但是很快,观众们发现不太对劲,这黑屏的时间有点长。

    大概六七秒钟之后,一道敲门声响起。

    “咚咚咚——”

    “进来。”一道有些苍老的声音响起。

    “林老师,有国内的电话,很急。”第二道年轻的声音响起。

    这声音……好像是周彦的。

    有些人听出了,第二道声音是周彦的。

    不过这幕布怎么还是黑的,只能听到声音。

    难道是现场设备有问题?

    不过大家都不敢出声。

    “告诉他,音乐会之后再打来。”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

    脚步声,越来越近。

    “是关于你母亲的。”周彦的声音响起。

    沉默……

    “喂。”

    到这时,幕布终于再次亮了起来。

    银幕上,一个老人正在整理衣领,他表情凝重,眼含泪光。

    虽然前面有二十多秒钟幕布都是黑的,观众们看不到任何画面,但是他们却看明白了这个老人为什么会眼含泪光。

    二十多秒钟的黑暗,只有几句台词,却好像已经讲了很多东西。

    这个老人的母亲应该去世了,而他此时正在准备一场音乐会,另外,观众们还能得出一个消息,那就是老人应该是个挺出名的音乐人,因为他们现在是在国外。

    这种特别的拍摄手法,也让现场观众感觉惊奇。

    很快,电影的第二个镜头出现,老人置身在一个音乐厅里面,拿着指挥棒,正在指挥这乐团演奏交响乐。

    有熟悉音乐的人已经听出来,现在正在演奏的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

    这段曲子是的拍子,节奏轻快,所表达出来的愉悦气氛跟老人失去母亲的悲痛对立。

    冷学军坐在周彦身边,看着银幕,脑海中不禁响起了两句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跟这头一句诗一样,电影此刻的画面就是典型的借乐景称哀情。

    冷学军有种感觉,这个画面,可能也是整部电影的基调,开头的音乐跟画面不但有抒情作用,也有共同完成情节的叙事作用。

    当然,这都是冷学军的猜测,他本身对电影并没有研究。

    不过,即便对电影没什么研究,冷学军也能通过短短几个镜头感受到这部电影的魅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