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新世纪之王

    第306章 新世纪之王 (第2/3页)

喜欢,但这一段是岩代太郎的大失误。

    这段笛曲的调式是“雅乐七声羽调式”,这种调式具有波斯风格,在中国西北地区倒是可以听到,但是在江南的音乐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由一个孩童吹出来实在有点离谱。

    岩代太郎根本不了解这些东西,所以在给电影配乐的时候,很容易就脱离现实。

    这也是找一个外国人做配乐指导的问题所在,岩代太郎的音乐素养当然没问题,但是他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把握不够准确。

    后来一些中国电影在拍摄的时候,会选择外国的音乐人担任配乐指导,妄图搞“国际化”,但事实上很多效果都不太好。

    其实岩代太郎的表现还算是不错的,让周彦印象最深刻的是另一部电影《天地英雄》,导演找了印度知名配乐师拉赫曼担任电影配乐。

    拉赫曼的水平当然是没问题的,他是一名享誉全球的音乐人,但是他的风格跟中国电影并不契合,导致《天地英雄》的音乐单拎出来挺好听的,而放在电影里面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而且周彦认为《天地英雄》里面的音乐段落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有点像是一部音乐片,有些地方音乐的段落跟段落之间也接得太紧,让人透不过气来,这不仅仅影响削弱了电影画面本身,也削弱了音乐的作用。

    如果《天地英雄》能够找赵纪平或者的其他一些优秀的中国配乐师来担任配乐指导,那么音乐方面的表现肯定会更好。

    但是某段时期,国人太过缺乏自信,总是喜欢追求国际化。

    在电影方面,只要跟奥斯卡有关,就会无脑的相信。

    改编过后的《开端》篇幅略长,总共有接近六分钟,不过周彦计划,再把这个版本编长一点。

    清音坊成团之后,虽然可以靠着他之前的那些老曲子去发展,但还是差了点意思。

    所以周彦就想给清音坊留点曲子,让观众以后只要听到这些曲子,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清音坊。

    在已经有了《雪之华》的基础上,周彦准备把《开端》也留给她们。

    当周彦演奏完一曲《开端》之后,很多观众忍不住再次站起身来,为周彦鼓掌。

    这首之前未公开的曲子,给了他们太多的惊喜。

    起初,在听到周彦说《开端》是《三国演义》淘汰下来的曲子时,很多观众下意识就认为这首曲子不会很长,毕竟就连成为配乐的那些乐曲的篇幅都不长,周彦能把淘汰的曲子写长么?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首曲子竟然长达六分钟,而且是如此的完整,完全不像是信手之作。

    听完《开端》之后,很多观众也表示疑惑,为什么这么好听的曲子,却没有成为《三国演义》的配乐?

    当然,也有很多观众是明白的,《开端》这首曲子确实很好听,各方面都无可挑剔,但是它却不适合《三国演义》,因为它跟《三国演义》配乐的整体风格很不契合。

    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周彦收起竹笛,然后站在台上等了一会儿,让掌声延续一段时间。

    等到掌声渐渐弱下来,周彦走上前,冲台弯腰致意,随后开口说道:“中国语句古话,叫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感谢大家跟我一起度过如此美妙的夜晚,我们来日再见。”

    说罢,周彦摆摆手,又说了一句:“阿姨洗铁路。”

    观众们此时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周彦一说“阿姨洗铁路”,他们也会跟着回复一句“阿姨洗铁路”,而且已经非常整齐。

    第二遍的时候,有人喊的是“阿姨洗铁路”,也有人在喊“我爱你”。

    周彦笑了笑,这样挺好,虽然是在道别,但是全场却没有一句再见。

    这次周彦下去之后,就再也没有返场了。

    虽然也有一些观众依旧会喊周彦的名字,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周彦应该不会再上来了。

    后岛隆也没有再去找周彦,今天晚上的效果已经大大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