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免费章: 论大明皇帝之死 与继任皇帝的宽仁大度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议论文、免费章: 论大明皇帝之死 与继任皇帝的宽仁大度 (第1/3页)

    这是一篇议论文。

    为什么说大明自有国情在?

    都写到三百多章了,我竟然还得开个单章,论证大明在对待皇帝身体健康方面的整体一致性。

    大明那些独特操作不都是摆在台面上的吗?

    本章的主旨就是否定个例,寻找大明皇帝的共同点。

    首先是明宪宗之死。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十三日,上不豫。朱见深自己的说法是:“朕偶患泄泻不止,气体尚弱。欲调理数日,暂免视朝。”

    八月十七日,上不视朝,复敕文武群臣曰:朕疾渐平复,欲再调理数日,命皇太子暂视朝于文华殿。

    八月二十一日,上大渐。

    八月二十二日,驾崩。

    一个腹泄,从出现症状到驾崩,一共十天。

    这个死法不能说没问题吧?就算得了最恶性最恶性的癌症,从出现症状到死也不能只用十天吧?

    而且十三日生病,朱见深自称腹泄;十七日朱见深自称已经好转。然后又过五天,人突然就没了。

    如果朱见深不是被太医治死的,那他这个死法,得的什么病呢?

    心脑血管疾病?脑溢血?不像吧。

    至于其他的疾病,哪怕是最恶性的癌症,能死这么快?

    就算是肝癌、肺癌晚期,从有症状到死,怎么也得熬个把月吧?

    大明‘第一神医’刘文泰,得到的处罚仅仅是从太医院院使降为院判。

    到这里还可以说朱见深之死没有实锤。

    那接下来看明孝宗。

    这个总是实锤了吧,《明武宗实录》中写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弘治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朱佑樘染病。

    五月一日,礼部尚书张昇等人赴左顺门问安。

    朱佑樘给出的回复是:朕体调理渐痊。

    五月初六,朱佑樘大渐。

    五月初七,朱佑樘驾崩。

    从发病到驾崩,九天时间,比朱见深快了一天。

    然后我们看《明武宗实录-卷一》:

    “司设监太监张瑜,掌太医院事、右通政施钦,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廷和等有罪下狱。

    初,先帝以祷雨斋戒,偶感风寒,命瑜与太医院议方药。

    瑜私于文泰、廷和,不请胗视,輙用药以进。

    继与钦及院判方叔和、医士徐昊等进药,皆与证乖。

    先帝遂弥留弗兴,中外痛恨。英国公张懋等及给事中王宸、薛金,御史陈世良等交劾其恶,以为庸医杀人。

    律科过失,特为常人设耳。若上误人主,失宗庙生灵之望,是为天下大害。

    罪在不赦,故合和御药误,不依本方,谓之大不敬,列诸十恶。

    请加瑜等显戮,以泄神人之怒。

    令旨从懋等言,乃命锦衣卫执瑜等送都察院会多官鞫之。”

    这是明实录原文,你们还非说这也不算实锤,那我也没办法了。

    实录上明明白白写着孝宗‘偶感风寒’,结果太医给治成九天驾崩,你们要还觉得大明的太医内心充满了真、善、美,那我也没话说了。

    然后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会同英国公张懋、吏部尚书马文升,审讯之后,得出结论。一大段文言文我估计没人想看,我就不贴了。

    最后得到的判决是:“得旨,瑜、文泰、廷和依律论死,钦叔和革职闲住,昊发原籍为民。”----(明实录原文)

    然后邪门的就来了:“时大臣有阴厚文泰者,故不用合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