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你觉得不完美,我觉得刚刚好

    第四百四十六章 你觉得不完美,我觉得刚刚好 (第2/3页)

,毕竟这是照着她的影子刻画的角色。

    而在当今内地的一众花旦之中,龚樰的颜值也是最高的几位之一。

    只不过这会儿的龚樰,却是一身村姑的打扮,跟其余的一帮子剧组人员对着冬天的第一场雪兴奋雀跃。

    李大勇忍不住的问:“哥,他们高兴什么呢?”

    李野想了想道:“应该是拍一场很重要的戏,需要雪中取景,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等了几天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看到了李野等人。

    “欸,霍先生来了呀?我们都没看见你,抱歉抱歉.”

    “嗨,还真是霍先生,哦,李野同学也来了,今天你们真是赶巧了,要是再晚两天来,我们都要离开这里了.”

    事实证明,身份这个东西还是很重要的,李野、李大勇和霍仁强三人之中,霍仁强的身家最薄,但是却最受剧组的欢迎。

    而身价亿万的李野和李大勇,却好似是霍仁强霍先生的跟班。

    谁让他俩扛着大包,而人家霍仁强空着手呢?

    。。。。。。。

    李野来的很巧,今天是剧组的最后一场戏,也是槐花在电影中最艰难最委屈的一个场景。

    生来要强的槐花,咬着牙送走了公婆,带着两个捡来的孩子艰难度日,虽然穷了一点儿,但家里儿子争气,学习成绩很好,也算是有个盼头。

    可就在“春儿”上初中二年级的冬天,却突然得了急病,在县医院住了一阵子,欠下了十几块钱的医药费。

    七十年代的医药费,是真可以欠的,只不过在每年固定的时间,人家医院会派出专门的人,走乡串户的催债,而且有时候看病人家庭情况,还可以给予减免。

    槐花的家门上,有光荣家庭的牌匾,医院的人愿意给他减免。

    可槐花不是赖账的人,凑了凑家里的钱不够,就冒着大雪挨家挨户的借钱,一定要把医院的钱还上。

    但是借遍了整个村子,却没有借到几个钱。

    不是村子里的人没情义,主要是大家都不理解槐花。

    “这钱是公家的,人家都说不用还了,你还借什么?谁家能有多余的钱啊?你怎么那么傻?”

    所有的人都觉得,不把钱借给槐花,是替她“省”了这个钱。

    但是槐花最后却哭着说出一句话:“我今天赖了这个钱,对得起门上的光荣牌吗?”

    李野在剧本中写这一段的时候,其实是写的不怎么顺畅的,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他,对于杨槐花的心思,理解的不够透彻。

    但姐姐李悦却告诉李野,这件事就是真实发生的,欠了医院的钱,是杨槐花带着杨玉民、杨玉娇,来年给人家帮工盖房子,赚了钱给还上的。

    所以李野只是实事求是的写了这一段。

    但是今天在拍摄现场,李野却发现这段最不顺畅的情节,被导演老谢和一帮子演员,给演绎成了最精彩的片段。

    刘晓茹踩着刚刚落下的雪花,一家一家的借钱,脸上那执拗坚毅的表情,比一个男人还要顶天立地。

    瘦弱的身躯在冰天雪地的衬托之下,更是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不屈意味。

    而每一个跟他对戏的演员,也演出了各色人等的人生百态,朴实麻木之中的狡黠,并没有直接给人以“赖皮”的感觉,反而更多的是一种面对贫穷的无奈。

    当一个女孩儿,想把自己仅有的一块五毛钱递给刘晓茹,却被她的“父亲”又夺回去的时候,旁观的李大勇都紧紧的攥起了拳头。

    而旁边的阿强却道:“演的真好啊!跟港岛那些最好的演员比起来,也一点都不差了,只可惜内地的制度不允许,要不然搞个电影公司把她们签下来,一定大赚。”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阿强的话音落后,李野就发现有好几个演员,都悄悄的看了过来。

    。。。。。。。。。

    当天晚上,剧组利用李野等人送来的慰问品做了一顿集体晚餐,请全村的人吃饭。

    这也是剧组的人听说阿强要来,向他努力要求的,因为剧组在村子里驻扎的这些天,热情的村民为了他们,都快把全村的鸡给杀光了。

    晚餐很丰盛,所有人也都吃的很尽兴,李野看着村里大人孩子埋头大吃的样子,真的有些感慨,

    这都84年了,这里还只是距离京城不到一百公里,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作为一个先富起来的人,突然间感觉自己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李野同学,你这个剧本真的很不错可惜这次的拍摄任务太急了,要不然还能拍的更好。”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导演老谢拿着酒杯走了过来,跟李野说出了一番话。

    “拍的更好?”李野不动声色的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